实验方法> 生物信息学技术> 数据库>草莓

草莓

关键词: 草莓来源: 互联网

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常绿草本。14世纪始于英国和法国栽培,但限于森林草莓。18世纪中叶荷兰开始栽培大果型杂交草莓;19世纪英、德、法等国也相继采用这种方法生产。现广泛分布于北半球和南美洲,而以欧洲栽培最盛,美国、日本、朝鲜、墨西哥和加拿大次之。1985年世界年产量达 194.9万吨,在小果类中居第一位。中国虽有草莓属植物的分布,但长期来未经驯化栽培。20世纪初始由西方引入,在大、中城市郊区种植。

草莓栽培品种多出自威州草莓和智利草莓的杂交种,其中栽培最普遍的是凤梨草莓及其杂种后代。现许多国家已拥有适应本国环境条件的新品种,从而实行了品种区域化,并培育出适宜于保护地栽培和四季开花结果的品种。植株矮小,有粗短的根状茎,逐年向上分生新茎。新茎上着生具长柄的三出复叶,聚伞花序顶生,花白色或淡红色,花瓣5片。花谢后花托膨大成多汁的聚合果,其中着生多数种子状的小瘦果。聚合果红色或白色,球形、卵形或椭圆体形。

性喜温暖湿润,要求较好的光照条件。不耐严寒、干旱,也不耐高温。初夏由新茎叶腋抽生细长的匍匐茎,在节上生出根和叶,长成小植株。根系由着生于新茎和根状茎上的不定根组成。根状茎在第 3年开始死亡,着生其上的根系也随之死去,故需及时更新,以免影响产量和品质。秋季用匍匐茎繁殖,施足基肥,定植后第1年即有收获,第2年植株长大,产量最高,第3年后渐降低。培育壮苗栽植,收获一季后即行更新,可保持连年高产。除露地栽培外,常利用各种保护设施进行促成栽培,以提早上市。用茎尖和花药培养已能在短期内获得大量无病毒苗和加速新品种的繁育。

草莓果实富含维生素C、铁和多种矿物质,除鲜食外可制果酱、果汁、果酒等。用鲜果速冻加工,可保持固有品质,并便于贮运。

附注:

草莓的常温保鲜方法

 

  草莓保鲜要采用综合措施,即适时采收,在合适的成熟度采收健康草莓果;轻采轻放,防止碰伤果皮,减少病原菌侵染;入贮前进行预处理,进行杀菌防腐,避免水分损失等;低温冷藏,抑制呼吸作用,减慢代谢反应,抑制营养损失,控制病菌繁殖等;合理管理,及时检查,发现问题,及早采取措施等,可以获得草莓的贮藏保鲜效果。 下面介绍几种草莓常温保鲜方法:      1.塑料薄膜包装:先将果实盛在小容器内,不要堆得太厚,以免互相挤压,外罩聚乙烯塑料薄膜以减少蒸发,降低失重。采用此法处理,可明显延长草莓贮藏期。      2.脱水醋酸处理:灰霉病是导致草莓腐烂的主要原因,脱水醋酸是一种广谱性的食品防腐剂,能有效抑制霉菌、酵母和细菌的生长。将刚采摘的草莓浸到0.25%—0.5%的脱水醋酸溶液中30秒,可明显延长其贮藏期。      3.植酸浸果保鲜:植酸化学名称为肌醇六磷酸钙镁,它具有络合金属离子,能起到抗氧化剂和降低pH值的作用,如果与其他防腐剂配合使用,其保鲜效果显著。如0.1%—0.15%植酸溶液 0.5%—0.10%山梨酸 0.10%过氧乙酸浸果,在室温下草莓可保鲜6天—8天。      4.壳聚糖保鲜:取无病、无机械伤的健康草莓果于壳聚糖涂膜液中浸泡20秒后,取出自然风干,装入带有孔眼的塑料筐中,果实堆积厚度6厘米—8厘米,于室温(25℃—30℃)下贮存,前3天保持湿度90%以上,3天后维持自然湿度(60%—70%),贮存5天,好果率可达85.2%。壳聚糖涂膜液配方:1.25%壳聚糖,1.25%酒石酸,0.5%纤维素。

 

推荐方法

Copyright ©2007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