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长春应化所:创新跨越,缔造“黄金十年”

2018.9.11

入选中科院2017 年度成果转移转化亮点工作的世界首条稀土硫化物着色剂连续化窑道生产线

历经半个多世纪,1949年9月23日晚从上海北上长春的青年学子们不再年轻,而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长春应化所)却被时间洗练出风华。

满载着科学的硕果,沐浴着世纪的朝阳,1998年,长春应化所迎来了建所五十周年庆,也迎来了建所后最为深刻的一次变革。

科研为本 优化布局

20世纪,世界和中国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即将进入新千年的1998年,目光如炬的中国科学家看到,一场世界政治经济新的巨大变革正在蛰伏——知识经济的时代就要来了。

立于时代潮头,通览世界局势,1998年,中国科学院率先在全国实施了知识创新工程试点,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开启改革之门。

作为中国科学院的一员,长春应化所跟随着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的步伐,翻开了历史发展中又一崭新的篇章。

1999年,长春应化所高分子物理开放实验室、高分子化学开放实验室、电分析化学开放实验室、稀土化学与物理开放实验室首批进入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2001年3月2日,研究所整体进入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序列。

作为一所科研机构,改革的第一步就是优化科研布局。2000年,在以王利祥为所长、张洪杰为党委书记的领导班子集体的带领下,长春应化所开始深刻剖析研究所的学科基础、已有优势和发展前景。

过去的50年里,长春应化所最“亮”的成果几乎都集中在应用领域;改革开放以后,“办厂”更成为研究所员工热衷的事。

研究所的发展不能缺少作为根基的基础研究。长春应化所逐渐明确了新时期的战略定位——“长春应化所是一个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技术创新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化学研究所”。

在这样的战略定位下,结合自身学科发展优势,具体的科技目标迅速清晰——“为我国高分子支柱产业的技术改造和提升,为新型高分子功能材料的开发与产业创建,为稀土资源和植物资源的高值化利用提供新原理、新方法和新技术,作出不可替代的创新贡献”。

按照这样的目标和蓝图,长春应化所凝练并确立了“二三三”工程和科研布局,即聚焦两个领域——资源环境、先进材料;奋力开拓三类资源——稀土、二氧化碳、玉米;大力发展三类材料——先进结构、先进复合、先进功能。

这是聚焦,也是释放。科研布局的明确,让长春应化所在高分子材料与稀土材料方面的综合优势,转化为突出优势和竞争优势,为我国经济建设、国家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出标志性成果,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继续作出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重要创新贡献。

在“二三三”工程的布局下,11个重要创新项目随之而生,包括高性能单烯烃和双烯烃聚合物的合成、表征与加工,高性能基体树脂及复合材料,新型生态环境材料的合成与加工,有机光电材料与器件,稀土光电材料等。

体制改革 创新为要

伴随着科研布局的优化调整,长春应化所在管理结构、资源配置、考核评价等方面也大刀阔斧地开始了改革。

改革开放以后,所办工厂越来越多,实验室与工厂交叉、科研人员与工厂职工交叉,如何厘清所办工厂与研究所的关系、怎样管理身份交叉的科研人员,成为摆在长春应化所面前的一道难题。

1997年10月7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一声锣响,长春热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了中科院第一家所投资企业上市公司。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迅速扩张,长春应化所作为一家科研院所,在资金、人才、管理等方面的先天不足逐渐显露出来。

在困难与压力、矛盾与碰撞中,长春应化所管理人员开始反思“为什么控股”“是否具备控股能力”“如何在社会大循环中形成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由此,长春应化所开始了对“高科技产业化的规律”问题的通盘思考与摸索实践。

站在保持研究所可持续发展与推动高技术产业化的立场,长春应化所采取了“退出变现”的办法,在2002年4月和2006年5月,两次对“长春热缩”的股权实施了战略转让,获收益2亿多元。

这种做法不仅为研究所积累了科技创新、技术集成、产业化基地建设的资金基础,使研究所能够更好地发挥技术源头作用,同时也为长春热缩的规模产业化铺平了道路,成为中科院系统高技术企业社会化的典型案例。

与此同时,在知识创新工程之前,研究所里20多个实验室,虽然每个实验室关注着一个领域,但科研做起来如同吃“大锅饭”。如何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怎样提升科研人员的获得感,成为摆在长春应化所面前的又一道难题。

围绕新的科研布局,按照“基础研究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核心,高技术研究以专项领域建室、技术支撑集合在国家电化学和光谱研究分析中心”的指导原则,长春应化所启动了科研组织结构调整,为增强所的科技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工程的实施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以促进科技创新为目标,研究所在用人、分配、考核评价、资源配置、科研经费投入、科技平台投资、科技产出激励、科研人员分级,以及富余人员转岗分流、后勤企业化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体制机制改革,基本建立起了既能保持持续发展,又能不断激发创新活力,竞争向上、和谐奋进的科技体制和机制。

人才队伍建设也被放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战略位置。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科院“百人计划”等一揽子新政策和新举措,推动着长春应化所职工队伍的代际转移。

厚积基础 薄发实力

改革举措让长春应化所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为研究所创新跨越、持续发展厚积了基础,薄发出实力。

从1998年到2008年,长春应化所每年科技论文的SCI收录数量从163篇增加到800篇,每年ZL授权量从29项增加到182项。

稀土顺丁橡胶工业化技术、新型高效绿色稀土分离流程、二氧化碳固定技术、聚乳酸产业化新技术……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突破了系列关键技术和集成技术,助力我国经济建设、国家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万吨级稀土顺丁橡胶产业化、万吨级稀土分离流程、万吨级二氧化碳基聚合物产业化……高技术产业集群逐渐形成,开拓出系列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领先水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承担国家产业化示范工程,承担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项目,建成我国最大的稀土镁合金产业化示范基地……研究所与创新单元的联合合作持续推进,展现出科研机构在国家与地方发展中的智慧担当。

与全国百余家大中型企业和大型民营企业、科研单位合作,开展了200多项技术合作,建立研发中心12个、参股公司12个……研究所与地方的合作模式不断创新,新的产业生长点不断涌现。

知识创新工程的十年,变化的不只是科研上的产出,长春应化所的硬件设施、广大应化人的精神面貌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在完善硬件设施方面,研究所重点科研领域的装备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不少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00年3月至2007年3月,高分子物理与化学、电分析化学、稀土化学与物理3个中科院重点实验室先后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实验室。

2004年4月,长春应化所与科技部、吉林省共建了我国北方唯一的质谱技术基地“长春质谱中心”,成为拥有光谱和质谱两个国家级分析测试研究中心的研究所,进一步增强了所的技术支撑能力。

自1998年以来,研究所还先后自主建成了高分子聚合、高分子加工、稀土镁合金等3个研发基地和有机光电材料与器件、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先进高分子复合材料等3个研究中心,为推进科学研究向技术集成和规模产业化发展,加速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奠定了坚实的平台基础。

在建设创新文化方面,贡献国家、造福人民的价值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研究所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空前高涨。

到知识创新工程结束时,研究所的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科院“百人计划”获得者分别达7人、21人和28人;“光电功能高分子与塑料光电子学”“高分子复杂体系多尺寸结构及其行为”团队入选国家基金委创新团队;2人分获吉林省和长春市首届科技进步特殊贡献奖,8人担任国家“863”、“973”和国家基金委项目评审专家;研究生规模达630多人。

“奉献、主人翁、科学、团结”的应化精神、“应用化学,追求卓越”的价值理念,不断推进创新文化建设向深高发展。

实施知识创新工程的十年,是长春应化所建所以来,改革涉及面最广、改革力度最为深刻的十年。

这十年里,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创新队伍建设持续优化,物质技术基础显著增强,国际合作形式日渐创新,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廉政建设持续取得新成绩……

十年创新,长春应化所进入了历史上改革发展的黄金期。在此之后,研究所的创新实力积蓄起巨大能量,等待着在更加绚烂的光辉岁月里喷薄而出。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