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光镜与电镜技术--我的一点实验心得

2019.8.10

  一般生物体是不透明的,不能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内部结构
        经过特殊的手段,减少体积和厚度,使光线能透过。
        基本原则:保持其原有的组织结构和相互关系。
        制片方法的种类
        切片法
        石蜡切片法、冰冻切片法等
        优点:组织间的各种构造能保持正常的相互关系
        缺点:切成薄片,不能看到完整的组织
        非切片法
        整体封藏法:单胞藻、鸡胚、菌类等
        涂片法:血涂片
        压碎法:染色体
        优点:操作简单,保持每个单位(组织)完整
        缺点:由于受到压迫等,组成部分的正常位置关系有所变动
        切片法的主要步骤(石蜡切片法)
        取材 
        固定
        冲洗、脱水与透明 
        透入与包埋 
        切片与贴片 
        染色 
        封片与观察

取材
        活体取材
        材料的新鲜:动物体死亡后,会产生一些变化(自溶)
        动物杀死的方法:避免使动物长时间陷于痛苦和濒于死亡的状态,以免使动物的组织细胞成分结构发生变化,或引起病理假象。
        取材的要领
        迅速:减少组织细胞的死后变化
        实验前对所取组织的结构、部位有明确的了解
        熟练
        避免机械损伤:细胞、组织的变形
        组织块大小适中:与固定液有关
        一般厚2~5毫米,长、宽不超过1.5X1.5毫米
        保持材料的清洁
        用生理盐水冲洗组织块上的血液、污物和黏液等
        总之:尽量保持所取组织块在自然状态下的形态、结构。
固定与固定液
        固定的目的
        迅速阻止组织、细胞的死后变化,防止自溶与腐败
        使细胞内的蛋白质、脂肪、糖等成分变为不溶性物质,以保持其原有状态
        使组织内各种物质成分产生不同的折光率,以便染色后易于鉴别和观察
        使组织块硬化,便于制作薄片,并在以后的过程中不易损坏
        使不同的组织成分对染料有不同的亲和力
        固定的对象
        主要是蛋白质
        固定液的性质
        有强的渗透力,能迅速渗入组织内部
        不使组织过度收缩或膨胀,并使组织内欲观察的成分得以凝固为不溶性物质
        使组织达到一定的硬度,并获得最佳的折光率、对某种染料的亲和力
        固定的注意事项
        组织块不宜过大
        固定液的量以组织块大小的20倍为宜。
        最好能使固定液从上下左右前后同时渗入组织块
        必须选择渗透力强,又不使组织块过度收缩和膨胀的固定液
        固定时间的长短与材料的大小、性质、固定液种类、性质、渗透力强弱、温度有关
        Carnoy液对组织的硬化作用强,不宜过长
        Bouin液一般24小时,较长也无关系
        增加温度可缩短固定时间,但组织变化大,尤其组织化学染色不宜。
        特殊要求的材料,需特殊的固定液
        固定液的种类
        单纯固定液
        乙醇、甲醛、升汞、乙酸、苦味酸、重铬酸钾、锇酸、铬酸、丙酮、三氯醋酸等
        混合固定液
        Carnoy液
        Bouin液
        Zenker液
        酒精-甲醛液(AF液)等
        乙醇
        还原剂
        穿透速度快
        固定蛋白质效果好---不溶性物质
        核蛋白固定后仍能溶于水
        缺点
        组织容易变硬、脆
        对组织收缩大—20%左右
        能溶解脂肪、类脂、血红素及其他色素
        避免固定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
        甲醛
        强还原剂
        一般市售为37-40%的水溶液,常用的10%甲醛液,实际含量4%左右
        渗透力强,固定均匀,收缩较少,硬化组织
        但经酒精脱水、石蜡包埋时,强烈收缩
        非沉淀性固定剂,对脂肪、神经、髓鞘效果好,也可固定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
        甲醛水溶液必须无色透明,若混浊或白色胶状沉淀—三聚甲醛,已变性
        醋酸:冰乙酸
        能沉淀核蛋白,染色质的固定效果好
        穿透速度很快,一般大小的组织只需1小时
        不能沉淀白蛋白、球蛋白(细胞质的蛋白质)
        组织不会硬化
        固定时可使组织膨胀
        高浓度醋酸会破坏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
        苦味酸:三硝基酚
        强酸,水中溶解度0.9-1.2%
        剧毒,能自燃、爆炸
        沉淀蛋白质,对脂肪、类脂无作用
        渗透力弱,组织不硬化
        固定后,收缩明显—50%左右
        固定的组织带黄色,一般情况下不需将它除去。
        锇酸:四氧化锇,OsO4
        强氧化剂,剧毒
        对蛋白质固定均匀
        不沉淀蛋白质,而使蛋白质凝胶化
        可固定脂肪、类脂体,使之不溶于酒精、苯
        穿透速度很慢,可保持组织的柔软,可防止组织经酒精时的继续硬化
        缺点:价格贵,固定不均匀
        表面固定过度
        深部没有固定
        Carnoy液
        无水乙醇:冰醋酸:氯仿=6:1:3
        无水乙醇:冰醋酸=3:1
        穿透速度快,但固定时间不宜过长,小块组织只需2-3小时
        无水乙醇:固定细胞质
        冰醋酸:固定染色质,防止酒精引起的组织硬化与收缩
        适宜于细胞学的制片,尤其是染色体
        Bouin液
        饱和苦味酸水溶液:甲醛:冰醋酸 =15:5:1
        常用良好固定剂
        渗透力强,对组织固定均匀且收缩小,染色效果好,一般组织固定12-24小时
        苦味酸:沉淀一切蛋白质,但穿透速度慢,使组织收缩大,使组织适当硬化
        冰醋酸:穿透速度快,固定染色质,使组织膨胀
        甲醛:穿透速度快,调节前2种试剂对组织的膨胀作用
        Zenker液
        升汞5克,重铬酸钾2.5克,硫酸钠1克,蒸馏水100毫升,冰醋酸5毫升
        重铬酸钾经醋酸酸化产生铬酸
        升汞:固定蛋白质,但穿透力弱
        铬酸:固定高尔基体、线粒体、肝糖,穿透速度慢,防止升汞过度硬化组织
        醋酸:固定染色质,穿透速度快,减少组织被铬酸收缩的倾向。
        组织学、细胞学、病理学常用固定剂。
冲洗、脱水和透明
        冲洗
        材料经固定后,从固定液中取出,洗去固定液
        冲洗后,对组织块可以修切,将受挤压或不需要的部分修切、整形
        冲洗法:
        水洗法
        酒精冲洗法
脱水
        目的:祛除组织中的水分,并使组织变硬
        材料经固定、冲洗后,含大量水分,变软
        水和包埋剂不互溶
        重要性:
        脱水必须彻底,否则就会影响到透明、包埋、切片
        脱水的方法应逐步进行,以防组织过度收缩而变形
        脱水剂的特性
        能与水按比例混合
        高浓度:不含水
        能与透明剂混合(或者本身就是透明剂)
        常用脱水剂
        单纯脱水剂(非石蜡溶剂)
        乙醇
        丙酮
        脱水剂兼透明剂(石蜡溶剂)
        二氧六环
        正丁醇
        叔丁醇
        乙醇
        最常用的脱水剂,可与任何比例的水混合
        优点:价格低廉,操作简便,可回收,且能硬化组织
        缺点:易使组织收缩、变脆,非石蜡溶剂,不能直接用高浓度酒精脱水,必须采用一个浓度梯度
        一般组织从70%--100%
        柔软组织,如胚胎组织可从30%,甚至15%开始
        脱水时间按组织大小、种类、厚度而定
        如厚2-3毫米,一般100%以下每级1小时左右,100%的则应缩短
        脱水必须在有盖瓶子内进行,尤其是高浓度的时候
        注意事项
        脱水时应循序渐进,级差不宜相差太大
        在低浓度酒精中,每级停留时间不宜太长,否则易使组织变软,助长材料的解体
        在高浓度酒精中,停留时间也不宜太长,否则可使组织变脆,影响切片
        脱水应彻底、干净,否则与二甲苯混合后会产生乳白色浑浊
        如需过夜,应停留在70%的酒精中
        丙酮
        多用于快速脱水或固定兼脱水
        脱水能力比酒精强,但对组织收缩较大
        能使蛋白质沉淀、组织硬化
        不能与树胶、石蜡混溶
        二氧六环
        可与水、石蜡、酒精、二甲苯、树胶混溶
        优点:
        操作时间短,不须酒精、二甲苯,避免组织因此收缩、变脆
        组织可在其中停留:不会使组织收缩、变脆
        能溶解苦味酸、升汞,所以Bouin液和Zenker液固定的材料不须冲洗
        缺点:
        价格高,不能回收(易燃)
        有毒
        对有空隙的材料易产生气泡,妨碍透蜡
        正丁醇
        能与水、酒精、石蜡混合
        优点
        很少引起组织收缩和变脆
        适用于制作植物标本
        缺点
        微溶于水,脱水能力弱
        一般经酒精脱水到80%再转入,或者与酒精混合脱水。
        透明
        二次:组织块脱水以后、切片染色以后
        目的
        组织块:便于包埋剂的透入
        切片:有利于光线的透过,便于显微镜观察
        经过这一步骤后,光线可以透过,组织块呈透明或半透明状态—透明
        不能透明,说明脱水未尽,必须返工,而且返工后的效果不好。
        透明剂的选择:既能溶于脱水剂,又能溶于包埋剂,以便逐步将脱水剂置换成包埋剂。
        透明剂
        二甲苯:
        石蜡包埋法中最常用
        溶于无水酒精,不溶于水,石蜡溶剂,有毒
        透明能力强,但易使组织收缩,变脆
        从无水酒精—1:1—二甲苯
        在二甲苯中不宜久留,小的30分钟,大的可适当延长
        如组织块不透明,呈白色浑浊—脱水不彻底
        还可用于切片透明
        有的兼溶的脱水剂可以不用透明
        其他的透明剂包括苯、甲苯、氯仿等
        透明能力差,但组织的收缩、脆化小
 

透入与包埋
        透入
        将包埋剂透入整个组织的过程
        石蜡切片:透蜡,用石蜡取代透明剂,渗入软的组织使之变为适当硬度的蜡块,便于切片
        透明剂—1:1—纯石蜡
        总的透蜡时间:1-1.5小时左右,温度:40-60℃ 
        注意事项
        尽量保持在较低温度中,以石蜡不凝固为度
        尽量在最短时间内完成
        否则容易引起组织变脆、收缩
        包埋
        包埋剂:石蜡、火棉胶、炭蜡、明胶等
        包埋方法
        熔剂法:包埋时是液体,冷后为固体
        挥发法:溶液为液体,溶剂挥发后为固体
        双重法
        石蜡
        软蜡:熔点为50℃以下
        硬蜡:50-60℃ 
        选择石蜡的要点
        要使石蜡硬度与组织硬度相近
        切片较薄时(在8微米以下)用较软的
        室内温度(最重要)
        冬季:46-48℃ 
        10-19℃时:52-54℃ 
        夏季:56-58℃或更高
        注意事项
        石蜡的硬度要适中
        太硬:切片易破碎,不易成蜡带
        太软:容易使蜡带皱缩,粘贴时很难摊平
        使用新蜡时必须经久煮炼,因新蜡内往往含有气体
        石蜡在温箱内经多次熔化后,熔点能一再升高,可超过65℃ 
        用过的废蜡加热过滤后仍可利用,且比新蜡好
        新蜡或旧蜡在使用前都应过滤1次以除去杂质。
        透蜡的方法
        逐步
        透蜡的要点
        石蜡要完全渗入细胞的每个部分,即使空泡内也要完全渗入
        石蜡要紧密而均匀地贴在细胞内外两面,使组织与石蜡成为不可分离的状态
        透蜡的时间
        根据不同组织类型及其大小而定,与组织固定时间成正比
        包埋的方法
        可能出现的问题
        脱水不够彻底,有的部位特别是组织块中心石蜡难于渗入
        蜡块中出现“蜡花”。可能由于透明剂未能被熔蜡完全置换,或者蜡本身有杂质
        包埋时动作不能太慢:石蜡凝固
        冷却用水温度不能过高:石蜡凝固太慢会产生结晶。所以春秋冬三季可用自来水,夏季则应在水中加入冰块。
切片与贴片
        石蜡切片法
        起始于十八世纪
        优点
        操作容易
        可切成极薄的片(4微米左右),能制作连续切片
        组织块可包埋在石蜡中永久保存
        缺点
        只能用于较小组织块,较大组织不易切好,容易破碎
        组织在脱水、透明过程中会收缩、变脆
        制片时间太长
        火棉胶切片法
        优点
        包埋不用二甲苯及石蜡,不经高温,可避免组织收缩及变脆,适用于精细材料(脑)的切片
        火棉胶有韧性,切片不至于有折卷或破裂,适用于大块组织、多空洞组织(脑、眼球)、硬度较高组织(骨、肌腱)
        缺点
        手续麻烦,费时
        切片较厚,在10微米以上
        不能做连续切片
        冰冻切片法
        将组织迅速冻成冰块而切片
        优点
        方法简便,时间短(十分钟左右即能制成切片)
        组织不经脱水、透明、包埋,所以没有显著的收缩,细胞形态不致有大的变化
        不需要经有机溶剂处理,能保存脂肪、类脂等成分
        缺点
        不能连续切片,
        切片较厚(10微米以上),易破碎
        染色也不及石蜡切片清晰,观察要有一定经验
        组织块不能过大,过大不易冰结
        切片前的处理:修块
        将组织周围过多的石蜡切去,组织四周留约2毫米的边
        蜡块应修成方形或长方形
        蜡块的上下两边要求平行,否则以后切片时蜡带会弯曲
        切片机的种类
        旋转式
        滑动式
        切片刀的倾角
        10°以内
        过小:刀刃的边缘先与蜡块接触
        过大:刀口刮组织蜡块的边缘,切片易破碎
        切片机的转速要均匀

切片常遇到的困难及矫正
        切片不能形成蜡带
        室温过低
        石蜡过硬、黏度不足:加蜂蜡
        蜡边过小
        蜡带弯曲:蜡带的两侧大小不等,刀不锐利
        蜡片成卷:
        刀不 锐利、不清洁
        刀的倾斜度过大
        石蜡过硬
        切片出现皱褶
        石蜡太软、浸蜡不够
        刀钝、倾斜度不够
        切片厚薄不等
        在脱水、浸蜡过程中处理不当
        刀钝、切片机不佳
        刀或组织块未固定牢固
        组织块中的结缔组织呈不透明的白色
        脱水不彻底、透明不足—影响石蜡浸透
        切片成碎卷状
        脱水、透明、浸蜡时间过久
        蜡温过高
        切片出现纵纹
        刀刃有小缺口
        石蜡不清洁
        切片出现横皱纹
        组织、刀固定不紧
        蜡块底边成白色
        刀的倾斜度不足—碰撞
        切片粘刀
        刀刃不洁、刀钝
        蜡块向上运行时带走切片
        刀钝
        室温高、静电反应(过于干燥)

贴片(粘片)
        目的
        将石蜡切片黏附在载玻片上,借水的张力和一定的温度,使略皱的蜡片伸展平整,以便染色、镜检
        方法
        水捞法
        干粘法

染料与染色
        染料的分类
        根据来源
        天然染料
        苏木素、胭脂红、靛青等
        人工合成染料(煤焦油染料)
        大都是从煤焦油中提取出来的
        根据发色团可以分为:亚硝基染料、硝基染料、偶氮染料(-N=N-)等
        根据化学反应
        碱性染料
        大多是氯化物、硫酸盐、醋酸盐等
        一般作为胞核染色:苏木素
        酸性染料
        大多是钠盐,也可是钾、钙、铵盐
        作为胞浆染色:伊红
        中性染料:复合染料
        酸、碱性染料混合后中和而成
        如Wright染料、Giemsa染料
        根据染色的对象
        胞核染料:苏木素、胭脂红等
        胞浆染料:伊红Y、苦味酸、苯胺蓝等
        脂肪染料:苏丹III、苏丹IV等
 


染色的原理
        是物理与化学的综合作用的结果
        以前有物理学说和化学学说
        物理作用
        毛细管作用与渗透作用
        组织有许多小孔
        吸收或溶液作用
        如苏丹染料溶于脂肪内
        吸附作用
        组织浸于染液中,色素粒子被组织吸附,进入组织粒子的间隙中
        化学作用
        根据细胞内的不同化学成分,对染料有不同的亲和力,因此细胞有选择性的着色能力,使细胞的不同成分染成不同颜色
        细胞内有酸性部分和碱性部分的区别
        酸性部分(核酸)易被碱性染料所染
        碱性部分(细胞质)易被酸性染料所染
        嗜酸性与嗜碱性
        染色与PH值有较大关系
        蛋白质是两性物质
        在PH值高于组织的等电点时,组织呈酸性,染碱性染料
        在PH值低于组织的等电点时,则刚好相反

媒染剂、促染剂与分化剂
        媒染剂
        能与染料和组织结合,使染料与组织发生染色现象,促进染色能力和生成色淀的金属离子的盐
        一般是二价或三价金属的盐或氢氧化物,常用的是铝盐、铁盐与明矾
        需要媒染剂的染料称为媒染染料,如苏木素等
        人工合成染料可不用媒染剂,但使用后往往可得较好的效果
        促染剂
        不参与染色反应,增强染色能力
        如硼砂洋红中的硼砂 
        分化剂
        脱色剂
        脱掉组织和切片过染的染料
        酸性分化剂
        冰醋酸:多用于合成的煤焦油染料
        盐酸:多用于苏木精
        媒染分化剂
        铁矾
        氧化剂
        能把组织上所有的染料无选择地氧化为无色物质
        简单的漂白作用,缓慢
        如铬酸、重铬酸钾等

封藏
        目的
        使切片能永久保存便于镜检
        要求
        能与透明剂相混合
        对染料无影响
        折光率与玻片相似
        具有粘性
        常用的封藏剂
        树胶
        淡黄色液体,可溶解于二甲苯、苯、氯仿等
        二甲苯、苯等易挥发,干固较快,无褪色等不良后果
        折光率接近玻片,透明度好,几乎无色,干后坚硬牢固
        注意事项
        不可加热,否则变为深褐色
        最好制成中性:酸性使碱性染料脱色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