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心理所揭示道德判断的自我-他人差异

2019.2.21

  在大侦探福尔摩斯的系列故事之一《格兰其庄园奇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福尔摩斯面对他千辛万苦找到的凶手说出了这样一段话,“I am not sure that in defense of your own life your action will not be pronounced legitimate. However, that is for a British jury to decide. Meanwhile I have so much sympathy for you that if you choose to disappear in the next twenty-four hours I will promise you that no one will hinder you.”福尔摩斯认为,考虑到这个凶手杀人时处在极端状态下,任何人在那种状态下都可能杀人,因此这个凶手的行为可以被原谅。同时福尔摩斯认为法官不会做出与自己一样的判断,他们会根据凶手的行为结果来给他定罪。最终,福尔摩斯隐瞒了真相,放走了这个凶手。在这个故事中,福尔摩斯表现出了自我-他人差异。

  社会心理学对自我-他人差异的研究由来已久。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即人们可以获得自己的内部情感、动机等信息,而只能获得他人的外部行为信息,人们在估计他人的特质和行为倾向时很可能会出现偏差,即自我-他人差异。这种差异往往会带来误解和冲突。在道德判断领域,这种差异所带来的影响会尤为突出,因为如何判断他人行为的对错是道德心理学的核心问题。道德两难问题是道德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研究问题,这类问题需要人们在道德准则与结果最大化之间权衡。目前,尚缺乏实证研究探索面对道德两难问题时人们是否会表现出自我-他人差异。

  为了探究人们在面对道德两难问题时是否会认为别人的判断与自己的不一样,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李纾研究组青年特聘研究员饶俪琳和她的博士生李明晖开展了一系列实验。

  在实验1和实验2中,研究者向被试呈现了一系列的道德两难情境,例如,“一名在某个不发达国家做志愿者的外国学生感染了一种罕见的病毒,这种病毒对老年人和儿童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致命性。这名学生患有慢性免疫缺陷,如果没被送回国进行特殊治疗,将会死于病毒感染。然而,让这名学生离开隔离区会带来很大的病毒传播风险。”被试需要回答当自己面临该情境时,是否会让学生离开隔离区回国接受治疗;以及估计一个陌生人面临该情境时,是否会让学生离开隔离区回国接受治疗。在上述情境中,选择不让学生离开隔离区(牺牲学生以防止病毒传播)被认为是功利主义的道德判断。实验1和实验2的结果一致发现,与自己相比,被试认为陌生人会做出更加功利主义的道德判断(如图)。并且实验2的被试群体是来自公安局、检察院和法律援助部门的工作者,该研究发现可以提示他们,在工作中遇到与道德有关的情境时需要考虑到自我-他人差异的影响。

  在实验3和实验4中,研究者进一步探究产生上述自我-他人差异的心理机制。经过文献梳理,研究者提出了三种可能的解释,分别是解释水平、情绪和保护性价值,并使用中介分析的方法检验和比较这三种解释。实验3和实验4的结果一致表明,保护性价值比解释水平和情绪更好地解释了自我-他人差异。具体来说,人们认为自己比他人有更多的保护性价值,从而更不功利。同时,实验3和实验4也重复了实验1和实验2的结果(如图)。

  该研究结果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合作的建立和维持需要每个个体遵守共同的规则,人们选择合作对象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对方是否能坚守道德准则。自我-他人差异表明,人们认为别人更不遵守道德准则、有更少的保护性价值,这种信念可能阻碍社会合作的建立和维持。因此,了解道德判断的自我-他人差异或许有助于提升社会合作。

  另一方面,自我-他人差异表明,人们高估了他人的功利倾向,并且高估了结果(相对于道德准则)对他人选择的影响。生活中,遇到个人利益与道德准则相冲突时,人们倾向于认为别人都会追求个人利益,从而增加了其自身破坏规则的动机。如果人们意识到自我-他人差异的存在,可能有助于减少人们破坏规则的动机。

  该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的支持。该研究论文已在线发表于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杂志。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