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血液分析仪临床应用的体会

2018.8.11

  1 血液分析仪的概述
  1.1 一般定义:血液分析仪,临床又称血细胞分析仪、血球分析仪、血液细胞分析仪、血球计数仪。不仅在世界各地,而且在我国各级医院都得到了普及应用。它不但提高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还提供了许多实验指标,对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起了重要的作用。
  1.2 功能范围:血液分析仪是医院临床检验应用非常广泛的仪器之一,血液检验是指血常规检查,最早是手工操作、显微镜下计数的,它包括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及其分类、血小板计数等,共有10来个项目。做一个病人的血常规检验最熟练、最快速也要10来分钟。
  2 血液分析仪的临床检查
  2.1 检查正常值:正常范围如下表1:
  2.2 临床检查: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血液分析仪出现,采用如鞘流技术、激光技术等先进的技术,使得数据和结果更加精确。使用自动血液分析仪能快速检测多份标本,且一次能提供多项检测指标。例如:①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血小板计数及白细胞分类参见上述相应的血液检查。②红细胞比容:由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计数的结果得到。③红细胞分布宽度:代表红细胞大小的一致程度。当红细胞大小不均时,红细胞分布宽度值增大,如各类型营养缺乏性贫血。④红细胞三个平均指数用于贫血类型的鉴别。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升高见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降低见于缺铁性贫血、慢性失血性贫血、尿毒症、慢性炎症。红细胞平均体积:增大见于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降低见于严重缺铁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降低见于慢性失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多种疾病均可在正常范围。,巨幼细胞贫血,红细胞平均体积增大,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增大,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正常,红细胞分布宽度增大。⑤血小板平均体积:平均每一个血小板的体积,血小板的大小与其功能有关。增高: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妊娠后期伴浮肿和蛋白尿者。减低:见于非免疫性血小板破坏、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反复感染综合征、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
  3 标本采集
  血液标本尽可能用静脉血,少数不易取静脉血者如婴儿、大面积烧伤患者等可采用末梢血,末梢血以指尖血为宜,尽量不用耳垂血。采血前被检查者应处于平静状态,剧烈运动后应静息30分钟后采血。①抗凝剂:使用K2-EDTA,含量为1.5~2.2mg/ml;②容器:采用密封式的塑料或经硅化的玻璃容器。采血过程压脉带不要太紧,束臂时间不超过2分钟,采血过程顺利,采血后先拔除针头,然后将血液徐徐注入试管中,轻轻颠倒混匀,避免产生泡沫。采血后放置15分钟测定,放置24小时内PLT、WBC、Hb、HCT、RBC保持稳定。
  4 仪器校准
  4.1 校准物
  4.1.1 校准物的选择:一是来自本仪器的配套校准物;二是来自新鲜人血,但定值要求直接或间接地溯源至国际标准。对于使用无配套校准物检测系统的实验室,必须使用新鲜血进行仪器校准。
  4.1.2 新鲜血作为校准物的定值
  (1)直接溯源至国际标准的定值方法:可使用血细胞分析的参考方法定,但要求建立参考方法的难度较大,在临床实验室难以实施。(2)间接溯源至国际标准的定值方法:取新鲜血用二级标准检测系统或规范操纵的检测系统对其进行定值,用定值的新鲜血作为常规校准物。要求在8小时内(温度条件为18℃-25℃)完成定值及仪器的校准。二级标准检测系统:直接溯源至参考方法;具备较完善的质量保证措施;与国外具有权威性的参考实验室定期进行比对的检测系统。规范操纵的检测系统:使用配套试剂;用配套校准物定期进行仪器校准;规范地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成绩优良;职员经过培训。
  4.2 校准方法
  4.2.1 仪器的预备:先用清洁剂对仪器内部各通道及测试室处理30分钟。确认仪器的背景计数、精密度及携带污染在说明书规定的范围内时,才可进行校准,否则须查找原因,必要时请维修职员进行检验。
  4.2.2 校准物的预备
  (1)使用制造商提供的配套校准物:①将校准物从冰箱内(2-8℃)取出后,要求在室温(18-25℃)条件下放置15分钟,使其温度恢复至室温。②检查校准物是否超出效期,是否有变质或污染。③轻轻地将校准物反复颠倒混匀,并置于两手掌间慢慢搓动,使校准物充分混匀。④打开瓶塞时,应垫上纱布或软纸,使溅出的血液被吸收。⑤将两瓶校准物合在一起,混匀后再分装于2个瓶内。(2)使用新鲜血作为校准物时:①用EDTA?K2为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取健康人新鲜血10ml,每ml血需抗凝剂的浓度为1.5-2.2mg。要求新鲜血的Hb、WBC、RBC、Hct和Plt检测结果在参考范围内。将新鲜血混匀后分装于3个管内,每管的血量为3ml。②取其中1管,用二级标准检测系统或规范操纵的检测系统连续检测11次,计算第2-11次检测结果的均值,以此均值为新鲜血的定值。③其他2管新鲜血作为定值的校准物,用于仪器的校准。
  4.2.3 对校准物进行检测:取1瓶校准物,连续检测11次,第1次检测结果不用,以防止携带污染。仪器若无自动校准的功能,则将第2-11次的各项检测结果用手工记录在工作表格中,计算出均值,均值的小数点后数字保存位数较日常报告结果多一位。有自动校准功能的仪器可直接得出均值。
  4.2.4 用上述均值与校准物定值比较以判别是否需要调整仪器:计算各参数的均值与定值相差的百分数(不计正负号),计算公式:(均值-定值)/定值×100%,与标准进行比较。各参数均值与定值的差异全部即是或小于表中的第一列数值时,仪器不需进行高速记录检测数据即可;若各参数均值与定值的差异大于表中的第二列数值时,需请维修职员核查原因并进行处理;若各参数均值与定值的差异在表中第一列与第二列数值之间时,需对仪器进行调整,调整方法可按说明书的要求进行。若仪器无自动校准功能,则将定值除以所测均值,求出校准系数,将仪器原来的系数乘以校准系数即为校准后的系数,将校准后的系数办事进仪器更换原来的系数。

  4.2.5 校准结果的验证:将第2管未用的校准物充分混匀,在仪器上重得检测11次,往除第1次结果,计算第2-11次检测结果的均值,再次与表中的数值对照。如各参数的差异全部即是或小于第一列数值,证实校准合格。如达不到要求,须请维修职员进行检验。

  血液分析仪进行校准后,必须开展室内质量控制以监测仪器的检测结果是否发生漂移。
  5 应用体会
  5.1 不能一味依赖仪器:经过本文几年来的操作使用和实验总结认为,仪器上一些固有的产生误差的因素还没有彻底解决,某些影响仪器、计数准确性的个别因素还存在,或某些仪器具有设计上的缺陷和应用上的局限性,所以,无论是细胞计数还是多种参数的分析结果都会有问题出现。不能一味依赖仪器,要认真对待每个实验样品和结果,分析判断这个结果,检验工作者要对仪器的性能、质量控制、局限性、常出现的故障,特别对三分群的直方图和五分类的散点图有深刻的了解,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5.2 不断提高形态学检验水平:笔者深刻体会到,手工细胞形态学检验的金标准是任何一台先进的自动血液分析仪都不能完全取代的。检验人员应知道细胞形态学检验是最简便实用的检验方法,也是每个检验人员所要掌握的最基本技能,是常规血液学检验的重要项目,是血液病的基础诊断,充分认识外周血细胞形态检验的重要性,在一些疾病诊断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应建立严格的血涂片制作、细胞染色操作规程,通过常年的训练和积累,熟练掌握,练下扎实的显微镜下细胞形态学基本功,细胞形态学质量的高低是许多疾病尤其是血液病的预防、诊断、鉴别诊断等的关键。每一位检验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显微镜下外周血正常细胞形态,还要掌握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系细胞的正常形态及其异常形态的基础知识和临床意义,在检验报告中不仅要给出准确地计数结果,还应有细胞形态学描述,掌握相关的临床知识,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检验结果。
  总之,通过熟练掌握仪器的性能和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通过扎实的显微镜下对血细胞形态学认识和临床检验学的基本功来解决问题,做到人机结合,科学使用、精准判断,这样才能得出最切近的结果。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