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吕弋、刘睿:基于DNA分子机器的多组份肺癌标志物分析

2022.2.14

虎年开春之际!四川大学吕弋、刘睿团队:基于DNA分子机器的多组分肺癌标志物分析取得进展。

  学者简介

微信图片_20220214100033.png

刘 睿

  四川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微信图片_20220214100042.png

吕 弋

  四川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分子机器与细胞中大多数运动相关,比如在肌动蛋白丝上移动的肌球蛋白,以及微管上的动力蛋白和驱动蛋白等。近年来,研究者们构建了许多基于熵驱动或烧桥机制的仿生DNA步行机器。这些DNA步行机器被目标物激活,自主地沿着一维(1D)、二维(2D)或三维(3D)轨道运行,实现了多个信号的输出。因此,DNA步行机器被认为是一种高效的信号放大工具。尽管研究者们设计了各种各样的DNA步行机器用于检测癌症标志物,但关于多组分DNA分子机器的报道仍然非常稀少。癌症标志物的多组分检测具有重大的意义,因为一种广谱性标志物可与多种癌症相关,一种癌症也可拥有多种标志物。多组分检测不仅可以节约珍贵的生物样品,而且可以提高疾病诊断的特异性。

310267_202202141001041.jpg

  针对这一多组分癌症标志物检测的挑战,四川大学吕弋教授及刘睿教授团队设计了一种多组分DNA分子机器,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nductive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ICPMS)准确性好、分辨率高和多元素同时分析的特点,实现了对多个肺癌相关miRNA的同时检测。该成果详见Analytical Chemistry 2022年1月发表的“Multiplex DNA Walking Machine for Lung Cancer-associated miRNAs”。文章的第一作者是四川大学博士研究生王超群。

image.png

  ▼图1 DNA分子机器各个模块与DNA分子机器用于多组分miRNA检测的示意图

image.png

来源:Analytical Chemistry

  该DNA分子机器由磁珠、DNA核酶、锁定链和轨道链四个部分组成。其中,磁珠,作为构建DNA轨道的载体;DNA核酶,作为步行链在Mn离子的作用下切割轨道链;锁定链,作为封闭链使DNA分子机器在目标链不存在时保持静止状态;轨道链,作为底物具有不同的镧系元素修饰用于产生对应的ICPMS信号。在不存在目标miRNA时,DNA分子机器被锁定而处于静止状态,不会释放镧系元素(Tm,Tb,Ho);而当目标miRNA存在时,设计的DNA分子机器被正交激活,释放出大量的对应镧系元素。多种镧系元素产生的信号被高分辨无机质谱(HR-ICPMS)同时采集,且镧系元素的ICPMS信号强度与目标miRNA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因此可实现对多个miRNA同时准确的检测。

  作者研究了DNA分子机器用于miRNA检测的可行性,结果如下图所示,当反应体系中缺少DNA核酶、Mn离子或目标物时,DNA分子机器均不会运行。只有完整的DNA分子机器,在目标物存在下,通过Mn离子的协同作用,才可以正常运转产生信号。

  ▼图2 DNA 分子机器用于miRNA检测的可行性研究

image.png

来源:Analytical Chemistry

  本方法具有对三组分癌症标志物同时定量的能力,对三种与肺癌相关的miRNA目标物同时检测的分析性能见下图。

  ▼图3 DNA分子机器对miR-21,miR-141与miR-125的检测范围与线性

image.png

来源:Analytical Chemistry

  为评估方法的应用潜力,作者还对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和正常细胞系HBE的RNA提取液进行了检测,展现出了对复杂生物样本检测方面的应用价值。此外,该DNA分子机器采用模块化设计,通过简单的改变相应模块,即可实现对不同miRNA的检测,满足不同组合的检测需求,具有临床应用的潜力。

  ▼图4 DNA分子机器采集的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和正常细胞系HBE中miR-125b、miR-141和miR-21的相对强度

image.png

来源:Analytical Chemistry

  近年来,该课题组已开发了一系列基于稳定同位素检测的生物分析方法,用于构建高灵敏度和高准确度的生物传感平台(Anal. Chem. 2021, 93, 13719-13726; Anal. Chem. 2021, 93, 37, 12714-12722; Chem. Commun., 2021, 57, 10423-10426; Anal. Chem. 2020, 92, 24, 16105-16112; Anal. Chem. 2020, 92, 3, 2876-2881; Anal. Chem. 2019, 91, 10870-10878; Chem. Commun. 2019, 55, 10665-10668; Anal. Chem. 2019, 13, 8691-8696; Chem. Eur. J. 2019, 25, 12270-1227; Anal. Chem. 2018, 90, 14469-14474; Chem. Commun. 2018, 54, 13782-13785; J. Anal. At. Spectrum. 2018, 1, 57-67)。


环境与职业医学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