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采集标本对凝血四项分析的注意事项

2019.12.11

凝血酶原时间(PT)活分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凝血酶时间(TT)测定常用血栓与止血筛实,在临床上常用于病人手术前准备,抗凝剂用量的观察,出血性的疾病或血栓性疾病的初步诊断和疗效评估。

是判断机体出血和凝血系统病理变化,手术前筛查凝血系临床药物冶疗和重要指标,但影响实结果的因素较多。因此,实的标准化是测结果的保证,因各实室或同一实不同方法测定都存在着差异。为了得到准确和可靠的实数据。测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

近几年国内不少专家提出了PT、APTT、FIB、TT等凝血项目测定的标准化,其标准化包括标本的采集、样本的保存及处理、试剂的标准化、报告方法等各方面[1]。为此,我们对部分常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1标本采集

1.1采集标本时,不宜长时间扎止血,静脉穿刺最好一次成功,否则可能造成血管的损伤或组织因子进入血液,使凝血酶形成,加速血液凝固,从而影响凝血实的凝固时间导致结果误差。12抽血不胜利,血液与抗凝剂未充分混匀,血浆中可见微小凝血块,也可产生误差。

2抗凝比例

血量与抗凝剂比例不正确,也会使凝固时间延长或缩短,血液与抗凝剂的比例减少,造成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显著延长,采集标本时加血液量应与管外的2定量指示处平衡,如果比例发生改变时将凝血时间造成延长或缩短,抽血后必须立即颠倒混匀,否则标本出现部分反应导致凝血因子消耗或激活以致凝固时间延长或缩短。

3离心速度

离心速度不同也会导致凝血结果异常,标本的溶血、脂血却会对凝血结果造成影响以3000G速度离心15in作为对照,实发现标本离心5in、10in时PT、APTT缩短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而FIB、TT结果影响无显著性。当离心时间15in时,四组结果均无常影响。

说明离心时间对测质量至关重要,若离心时较短,就不可能使标本达到乏血小板血浆的水平,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肯定会血浆凝固时间造成影响。

由于有医疗单位受设备条件限制,在测时需将离心后的血浆从采血器具移至塑料测定杯中进行测定,转移血浆对结果是否存在影响呢?实证明:血浆转移后所测得结果明显比用原采血器离心分离后直接上机测的时间延长。

据文献报道血浆PH的改变是凝固时间延长的主要原因,血浆从采血器中移出,由于标本定量减少与空气接触面积增大,使CO2更容从血浆溢出,从而使血浆PH升高,导致其凝固时间延长。此外,测定杯的不光滑表面又会激活血液中的凝血因子。致使测定前即已消耗掉了部分凝血因子。这也可能是测定时间延长的原因之一。

4其它影响因素

标本采血时最好用第二管抗凝血,测定最好在采血后即刻完成。因血液离体即开始变化,如在室温下放置超过2小时,易使凝血因子对热不稳定,随温度增高和放置时间延长凝血因子活性逐渐丧失,使PT、APTT测得凝固时间延长,TT缩短。

所以标本的存放和放置时间的长短对凝血因子的消耗而导致辞结果的不同。目前,凝血实已广泛应用到血栓与止血性疾病的诊断,冶疗疗效的观察及病人术前,术中也凝血倾向的监测等诸多方面,其实结果的准确性显著得到至关重要,我们通过实得出,要保证凝血实结果的准确性,做到测方法的标准化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科的操作人员应当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标本采集2小时内测完成,不然,测定结果的不准确会导致临床诊断和治疗。人员要持有以病人为中心的态度,准确的为临床医师提供可靠数据。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