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研究揭示:基因组中复杂结构变异对藏绵羊适应高原有重要贡献

2024.4.17

日前,记者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悉,该校近期联合西藏农牧科学院等多家科研机构,在藏绵羊基因组中发现了一个包含β-珠蛋白(HBB)的受选择位点。科研人员进一步分析,该位点包含一段较为复杂的结构变异。这一发现揭示了藏绵羊快速适应青藏高原严苛自然环境的遗传机制,对高原家畜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论文近期发表于《基因组蛋白质组与生物信息学报》。

521629_202404171511531.jpg

作为人类早期驯化的动物之一,绵羊随着人类迁徙扩散到世界各地,并在不同地域的生态条件下适应了各种环境。青藏高原作为地球上最为独特的自然环境之一,其家畜的适应性遗传机制一直是科学家们关注的焦点。

为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王小龙教授组成研究团队,联合多家机构,对藏绵羊的基因组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对分布在60个不同海拔区域的近千个绵羊的全基因组测序数据,和13个全球不同绵羊品种的三代测序数据,以及来自高低海拔分布的12个不同绵羊组织的96个转录本数据,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研究发现,在藏绵羊基因组中,存在一个包含β-珠蛋白(HBB)的受选择位点。这一位点包含一段较为复杂的结构变异,使得藏绵羊在早期快速适应了青藏高原严苛的自然环境。β珠蛋白作为构成血红蛋白的主要亚基,其结构的改变可能会影响机体的功能。

通过血液血红蛋白携氧试验,研究团队发现藏绵羊比低海拔地区绵羊具有更强的血液固有氧亲和力,表明其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更胜一筹。

“借助长读长测序技术,我们加深了对Illumina测序难以识别的基因组上较为复杂的结构变异类型的认识。这一发现揭示了已知功能位点的新型变异在绵羊极端适应环境中的重要作用。”王小龙教授表示。

藏羊作为青藏高原地区数量最多的家畜,存栏数近3000万只,是高原牧民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西藏农牧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研究成果对高原家畜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及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