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抗环瓜氨酸肽(CCP)检测

2019.12.12

一、什么是CCP

CCP抗体是由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B淋巴细胞分泌的特异性较高的抗体,其他疾病和正常人群的B淋巴细胞不分泌抗CCP抗体,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以多发性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进而导致关节畸形、功能障碍的常见致残性疾病,早期诊断至关重要。其中临床实验室诊断最常用的是检查血清中的类风湿因子(RF),由于RF受某些抗原、抗体物质的干扰,常出现假阳性,特异性不高。依照最新美国风湿协会(ACR)制定的RA诊断标准,其风湿四项为:CCP、RF、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

二、检测CCP的临床意义

抗CCP抗体是RA早期诊断较理想的检测指标,RA是致畸率高、后果严重、常见的自身免疫病,全世界约1%的人群患本病,发病2年内即可出现不可逆的骨关节损伤,并可引起心血管、神经等多系统损害,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也给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早期诊断及治疗是控制病情的关键。现行的实验室诊断主要靠检测RF,但3%~5%的正常人群可以检测到RF,在结缔组织病、感染、肿瘤等疾病中RF也可为阳性。而近年问世的抗CCP抗体的检测给RA的早期诊断带来了希望。目前,国外的抗CCP抗体对RA的检测已普遍用于临床,国内自2001年以来也逐步应用于临床。文献显示,抗CCP抗体的特异性多在94%以上,敏感性为41%~87%。可见抗CCP抗体检测对RA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度,与目前通用的RA分类标准中唯一的血清学诊断指标RF(敏感性高但特异性差)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且对供血员的连续检测表明.抗CCP抗体的检出可以比临床症状的出现提前数年l2,可见这一新的血清学诊断指标对RA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以早期治疗患者,降低致残率。敏感度结果差距较大的原因可能与试剂本身的因素、抗CCP抗体存在的异质性以及选择病例的病程长短和骨质破坏程度的不同有关。

抗CCP抗体检测对判断RA病情及估计预后具有参考价值,多数研究资料表明,抗CCP抗体阳性反映病情活动,与关节发生侵蚀性病变具有密切关系,这也符合CCP抗原抗体复合物作为RA发病重要环节的病理生理理论。Kroot等对数百例RA患者进行l~6年的随访,通过影像学评分的连续观察指出,抗CCP抗体阳性患者较阴性患者更易发展成影像学可见的关节损害,也就是说,抗CCP抗体阳性患者发展为侵袭性疾病的可能性更大。彭晓东等根据RA患者的X线片进行larsen关节评分,发现无或轻微关节侵蚀组(<2分/关节)的抗CCP抗体平均浓度显著低于严重关节侵蚀组(≥2分/关节),提出抗CCP抗体是RA发生关节侵蚀的危险因子之一,其浓度检测有助于判断预后。研究还发现,抗CCP抗体与C反应蛋白及红细胞沉降率升高一样,在RA活动期也较非活动期显著升高,而RF在活动期与非活动期的差异不明显,说明抗CCP抗体比RF更能反映RA的病情变化,且变化趋势与c反应蛋白水平及红细胞沉降率一致,故可作为判断病情变化趋势及评价治疗效果的指标,对临床选择用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三、CCP生化试剂盒简介

2013年5月,抗CCP抗体生化检测试剂盒注册证获批。该试剂盒为首家采用免疫比浊技术检测血清中的CCP抗体。检测结果高特异性及高敏感性;准确性不受抗生素等服药影响,不需要增加特殊设备,不需要增加工作人员,方便快速(本试剂适于各种全自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10分钟出定量报告);不用繁琐操作,数据传输至指定主机储存整理;检验实现标准化,独占市场(抗CCP抗体生化检测试剂盒是领先全球的第一家开发的特殊产品);价格优势。适合在医院及体检中心广泛开展与使用,RA早期诊断,普及就此成为可能,完全能够满足对RA的初步筛查

四、适合检测CCP的人群

健康体检者;RA高危人群筛查;与RF联合检测,防止RA漏检;鉴别诊断RA与其他炎症性关节炎;未分化、早期及难以确诊RA的疑似患者;预测骨侵蚀破坏的风险;RA患者预后评估;RA患者疗效观察

随着临床对CCP认识的提高,标本的检测量在未来属于一个上升的趋势 。因此,方便快捷的检测方法;准确可靠的定量报告,对检测实验室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开展方向。CCP项目的开展除了对临床和检验科医疗水平是一个新的提高外,也能为科室带来一定的经济益。

免疫效果监测

一、疫苗接种的重要性

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有效手段,是维护人民健康的基本国策。接种疫苗后,机体的免疫细胞被激活产生相应保护性抗体(主要是IgG),从而具有抵抗相关病原体、降低疾病感染的能力。为贯彻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出的“扩大国家免疫规划范围”的精神,将甲肝、流脑等15种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有效预防的传染病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卫生部制订了《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并要求各地遵照执行。 《方案》规定,在全国范围内使用的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白破疫苗等6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基础上,将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腮风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对适龄儿童进行常规接种。在重点地区对重点人群进行出血热疫苗接种;发生炭疽、钩端螺旋体病疫情或发生洪涝灾害可能导致钩端螺旋体病暴发流行时,对重点人群进行炭疽疫苗和钩体疫苗应急接种。

规定的总目标为:全面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消除麻疹,控制乙肝,进一步降低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的发病率。

四项工作指标:

1:到2010年,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适龄儿童接种率以乡为单位达到90%以上。

2:到2010年,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甲肝疫苗力争在全国范围对适龄儿童普及接种(普及接种:在疫苗不足的情况下,力争普遍接种)。

3:出血热疫苗目标人群的接种率达到70%以上。

4:炭疽疫苗、钩体疫苗应急接种目标人群的接种率达到70%以上。

 卫生部要求,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把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作为重点工作,切实加强领导。要制订本地区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具体实施计划,并在当地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会同财政、发展改革、教育、食品药品监管等有关部门,组织落实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广泛宣传,提高公众对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认识。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执行国家免疫规划的能力。完善免疫服务形式,规范预防接种行为,提高免疫服务质量。加强冷链建设,保障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冷链运转。

二、疫苗效果监测的重要性 

然而由于接种程序以及受种者的个体差异等诸多因素都可能会影响疫苗的接种效果,导致接种失败。一旦这些传染病爆发流行,其危害和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所以为了及时了解常规疫苗接种后保护性抗体产生的水平,就很有必要进行疫苗抗体检测,从而了解疫苗接种效果,可及时发现接种失败者,筛查抗体水平低下者,及时科学补种。从而消除隐患,有效保障婴幼儿童身体健康。真正达到免疫接种预防疾病的目的。因此开展疫苗免疫效果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免疫效果检测工作是免疫预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免疫成功率最有效、科学的手段。通过开展适龄儿童的免疫效果检测,了解适龄儿童接种疫苗后的免疫状况,评价预防接种服务质量和水平,为制定科学的免疫规划策略和工作方案提供依据。

疫苗接种后,对区域内接种过相关疫苗人群的抗体水平进行普查,了解区域的整体抗体水平,为区域传染病流行趋势提供辅助依据,为地方疫苗接种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开展疫苗的免疫效果检测,顺应国家免疫规划新政,可以促进本地区免疫规划工作的发展。

三:疫苗效果监测整体服务

接种效果监测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存在检测过程不规范,结果的准确性缺乏公信力,接种及监测过程缺乏有效的信息跟踪、指导,监督和服务。受种者往往属于被动接种,其家属对于孩子何时接种、接种什么、接种前注意事项、接种后效果如何、是否需要补种、何时补种等知之较少,因此,迫切需要构建疫苗接种效果监测整体服务。

整体服务包括从采血到检测,再到信息跟踪服务等全方位过程。

1、采血和血样保存技术的示范应用:

末梢血采集ZL技术和血样保存之独特技术的应用,可保证规模化集中采血、血样本保存及运输的稳定性和纯净性,免除常规操作的繁琐性,节约时间和人力成本。同时,使集中检测成为可能。样品管内的样品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出现相互干扰,既方便了流动实验室外的采集,又方便了采集后的运输,并能够与高端分析设备相匹配,检测时间短,效率高,便于大规模推广使用。

2、检测:

多采用酶联免疫试剂盒进行定性或定量检测,于接种疫苗人群进行免疫效果的检测和抗体普查。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