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一例输入性带绦虫感染

2021.4.30

前  言

绦虫病在中国广泛分布,各地均有散发病例,颍上县鲜有报道,近十年均未有确诊报道。

案 例 经 过

值班时,接收到一份门诊大便标本,备注:找虫卵。然后进行生理盐水直接涂片,镜下查见个别虫卵。门诊诊断“体检”。联系门诊医生,询问患者情况。患者腹痛、消瘦、粪便有异常排出物。然后,联系患者至检验科,询问详细情况。患者系贵州人,女性,25岁,刚嫁到颍上,自述排出粪便有异常乳白色活动物。存在肛门瘙痒、腹部不适情况。嘱患者再次排便,获得乳白色排出物。

案 例 分 析

该例患者有寄生虫疫区居住史,因相关体征,粪便异物就诊,大便查见虫卵。光镜下这种脱掉卵壳的虫卵呈球形或近似球形,外面是较厚的胚膜,呈棕黄色,具有放射状的条纹。结合患者主诉粪便异物(应为带绦虫孕节),获取患者白色排出物,采用压片法检测,子宫分支不清楚,缺少墨汁或卡红无法进行确诊为猪型或者牛型,患者确诊为带绦虫感染。联系感染科值班医生,因本院无治疗药物,患者已转院。(检验图片、示意图如下)

24任杰-一例输入性带绦虫感染516.png

虫卵

24任杰-一例输入性带绦虫感染517.png

虫卵示意图

24任杰-一例输入性带绦虫感染518.png

孕节

总  结

该患者为带绦虫感染。在门诊粪便检测中,寄生虫检测是一个难点。需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储备,丰富的临床检验工作经验。要结合患者是否有疫地、疫水生活史、接触史,饮食习惯以及具体的临床体征,才能区分鉴别。该例患者具体是猪型、牛型带绦虫感染需要进一步检测。

随着经济发展,交通更加便利,人口流动的数量以及频率大大的增加,为部分寄生虫的传播提供了条件。同时,由于非流行区无免疫力,他们更容易罹患寄生虫,发病较重,从而构成了新的传染源,并可造成恶性循环。随着国家寄生虫防治工作规划的不断完善,发病率逐年减少,部分寄生虫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造成人们对寄生虫病的防控意识淡薄。如今,部分检验人员、临床医生纷纷表示现在寄生虫、寄生虫感染很难见到。甚至有的寄生虫学教育工作者也感到寄生虫标本难找,资源严重匮乏 。寄生虫检验越来越难,人体寄生虫学课也很难开下去。事实上,随着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寄生虫检验技术也在不断发展,由传统的检测方法(直接采用粪便检验或血液检验,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饱和盐水浮聚法、薄皿膜法、厚血膜法、厚涂片法、沉淀法 、钩蚴培养法、毛蚴孵化法、肛门拭法、压片法以及吉姆萨染色法等)检验人体寄生虫病原体转变为采用免疫学或分子生物学方法来实验诊断寄生虫感染。然而,病原学检查依然是寄生虫感染的金标准。凡有条件获取病原学诊断结果的都不应轻易地放弃病原检验这个环节。这也是寄生虫感染实验诊断的一条基本原则。 但在临床检验过程中,有时采用同样的方法却可能出现不同的检验结果。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标本收集环节,是否做到按标准采集标本。标本一定要新鲜,气温低时还需保暖;2、标本检验环节,是否正确选取标本的不同部位进行检验,显微镜检查时,应依次移动视野,逐 一观察 ,仔细观察全片,做到百分百不漏检。3、鉴别环节 ,在粪便标本检验中,往往有许多疑似虫卵物质,常见的有淀粉颗粒、植物纤维、真菌孢子、霉菌等,应从虫卵的大小、形态、卵壳厚薄、颜色、特殊结构、患者临床症状等方面综合考虑。4、临床回访反馈,遇到疑似患者积极联系临床,咨询临床医生,收集病人病史。在寄生虫检验方面,由于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新的实验诊断手段层出不穷。目前,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分子寄生虫学》已面世,表明人体寄生虫检验正在进一步向高新技术方向迅猛发展 。当然 ,在寄生虫检验方面尚存在很多困难,如寄生虫抗原的纯化、免疫诊断的标准化和自动化。免疫学诊断将是寄生虫检验的主要发展方向。 

猪带绦虫、猪带绦虫鉴别表

名称

猪带绦虫

牛带绦虫

头节

圆球形,有四个吸盘,顶端有顶突,其上有小钩25~50个,排列成内外两圈。

在囊尾蚴内。有长梭形,方形,圆球形,长圆形等形态。

囊尾蚴

椭圆形,白色,半透明,囊状物,囊内充满透明囊液。在囊内有一小白点为幼虫的头节。

卵圆形,乳白色,半透明,囊内充满囊液,肉眼可见翻转的头节,囊内头节结构与成虫 相同。

成虫

头节为球形、具有顶突 ,成节卵巢3叶由中央小叶,孕节孕节 分支呈树枝状 。全长2~4米,较薄;共有节片数 700-1000节 ,虫体前端较细,头节为球形,具有顶突劲节细,幼节短而宽,成节近方形,孕节长大于宽。隐约可见内部生殖系统。

乳白色,全长4~8米,较肥厚,共有节片1000~2000个,头节略呈方形,无顶突小钩,幼节短宽,成节卵巢2叶近方形,孕节支端多分叉比猪带绦虫孕节长。

24任杰-一例输入性带绦虫感染2143.png

  猪带绦虫头节 

24任杰-一例输入性带绦虫感染2190.png

牛带绦虫头节

24任杰-一例输入性带绦虫感染2276.png

猪带绦虫孕节

24任杰-一例输入性带绦虫感染2315.png

牛带绦虫孕节


参考文献:        

[1] 俞谊江,郑静静,王斌,任丛汉,顾敏霞,徐海红.宁海县首例牛带绦虫感染病例的诊治分析[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18,36(06):673-675.

[2] 张江涛,贺成龙.猪囊尾蚴病及其综合防控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31(04):109.

[3] 陈蕾,吴兴福,王凤平.猪带绦虫感染1例[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14,32(05):343+347.

[4] 沈继龙主编《临床寄生虫学与检验》,第三版.卫生部全国规划教材,医学检验专业本科.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5] 龙昌平, 钱颖骏, 李调英. 中国西部地区带绦虫病流行形势及防治研究进展[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4, 32(3):229-233.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