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一例输入性非洲锥虫病病例分析

2022.3.16

 

患者男,45岁,江苏人,因间断发热21个月,全身淋巴结肿大5个月,嗜睡2周于2014年9月15日入住江苏省人民医院感染病科。患者自2010年7月开始,先后4次至非洲加蓬工作,主要从事水手工作,经常出入于热带丛林和河谷地带,有蚊、蝇叮咬史。

 

2012年底在非洲工作时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伴有全身皮肤瘙痒,无皮疹,无畏寒、寒战,无头痛,无咳嗽、咳痰,无恶心、呕吐,无咽痛、流涕,无全身肌肉酸痛,无盗汗等症状。

 

在当地医院对症治疗后体温降至正常,但仍有皮肤瘙痒。出院后反复出现低热,最高体温未超过38°C,未予治疗。2013年4月回国后在当地医院就诊,未发现异常。2个月后患者再次去非洲工作,后多次体格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上述症状反复出现并伴有消瘦。

 

2014年1月出现双下肢无力,双脚感觉异常,双眼视物模糊;2014年4月患者发现腋下、颈部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腋下淋巴结最大直径3cm,颈部及腹股沟淋巴结直径0.5〜3cm,并有增大趋势,同时患者乏力、瘙痒症状加重,下肢无力显著,诉有脚踩棉花感,持续消瘦,体质量减轻20kg左右,并出现嗜睡,不能主动进食、进水,性格、神志改变,视力下降,定向力、记忆力、计算能力、回忆能力、语言能力全面减退,时有小便失禁并逐渐加重。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15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13分。

 

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病、肿瘤和感染病原体等相关检查均阴性,外院多次头颅及腹部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检查提示全身多发淋巴结肿大;多次淋巴结活组织检查均提示反应性增生;骨髓检查未见异常。

 

反复血涂片检查提示:非洲锥虫病可能。

 

后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右腋窝淋巴结活组织检查,淋巴液涂片找到非洲锥虫(见图1),快速血清诊断试纸示非洲冈比亚锥虫抗体IgM、IgG阳性。非洲锥虫病诊断明确,予以WHO免费提供的治疗药物依氟鸟氨酸抗虫治疗,用药剂量100mg/kg,每6h—次静脉滴注,疗程14d。

 

治疗过程中患者耐受良好,用药第2天患者出现一过性发热,最高体温38.8℃,持续1d,自行退热,后未再发热。同时患者出现一过性肢体小抽搐,反复出现十余次自行停止,抽搐时神志尚清,无大小便失禁,未予以特殊处理。用药第4天神志较前明显好转,嗜睡减轻,问答切题,格拉斯哥昏迷评分13分,但皮肤瘙痒仍明显。

 

用药1周,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13分,MMSE评分27分(定向力-2,回忆能力-1)。继续治疗至两周疗程结束,患者完全清醒,白天基本不睡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14分(语言能力-1);全身浅表淋巴结稍有减小;MMSE评分28分(回忆能力-1,语言能力-1),瘙痒减轻,体质量无增加。


14751334832775.png


脑脊液细胞数及蛋白较治疗前下降。停用抗虫药物观察1周,患者一般情况良好,精神、神志恢复良好,饮食增加,正常睡眠节律恢复,正常下床活动,认知力、语言能力、记忆力均逐渐恢复,出院回家休养。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变化,脑脊液变化及免疫学变化见表1〜3。

 

14751335015715.png


讨论

 

非洲锥虫病是一种流行于非洲的虫媒传染病,本例患者为我国首例确诊输人性非洲锥虫病。该病临床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血液淋巴期,锥虫在皮下组织、血液和淋巴中繁殖,患者有阵发性发热、头痛、关节疼痛和瘙痒、淋巴结肿大;第二阶段,神经期或脑膜脑炎期,锥虫穿过血脑屏障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出现更明显的体征和症状,如行为改变、意识模糊、感觉障碍和动作协调性差等,未经有效治疗者,均可致命。

 

本例患者在病程早期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皮肤瘙痒、体质量减轻等症状,缺乏特异性,易与艾滋病、结核、布鲁菌病、淋巴瘤等疾病混淆,故患者虽辗转多家医院,历时近21个月,仍难以明确诊断。随着病情进展,患者逐渐出现昏睡不醒、行为改变、意识模糊、视力及听力减退,结合患者长期在非洲加蓬工作,该地区是非洲锥虫病的主要流行区域,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

 

该病的确诊,主要依赖于外周血、脑脊液、淋巴结找到锥虫虫体。锥虫进人血液和组织间淋巴液后,出现广泛淋巴结肿大,淋巴结中出现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感染后5〜12d血中出现锥虫。

 

由于保护性抗体的出现及虫体抗原变异,血中锥虫数目出现上升与下降交替,虫血症密度低,因而血涂片阳性率低。而淋巴液中虫体密度高,涂片阳性结果往往高于血涂片,高度怀疑此病的患者,可取肿大淋巴结中淋巴液涂片,寻找虫体,力争早期诊断。本例患者分别在外周血和淋巴液涂片中找到锥虫,但脑脊液多次涂片均未见锥虫。

 

本例患者病情已经进展至脑膜脑炎期,该期的治疗药物主要为美拉胂醇和依氟鸟氨酸。依氟鸟氨酸能透过血脑屏障,主要经过肾脏代谢,其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鸟氨酸脱羧酶,由于其治疗效果及患者耐受性均优于美拉胂醇,因而是目前治疗冈比亚锥虫的一线用药。

 

治疗过程中的常见不良反应依次为白细胞减少、贫血、头痛、感染、腹泻、注射部位反应、癫痫等。患者明确诊断后,按照每次100mg/kg的治疗剂量,每6h—次连续使用2周。

 

治疗4〜5d后患者神智逐渐清醒,疗程结束后患者睡眠节律即正常,完全清醒,脑脊液明显改善,全身淋巴结逐渐缩小。治疗过程中,仅在治疗初期出现一过性发热、肢体小抽搐,未予以干预,自行好转,显示依氟鸟氨酸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治疗过程中,本例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升高,可能是因为非洲锥虫虫体不进人细胞内,通过其表面变异糖蛋白的时序性改变而逃避宿主的免疫清除,不断变化的抗原可激发机体强烈的免疫反应,而导致进行性淋巴结肿大,IgM、IgG显著升高,补体降低,但这种控制体表糖蛋白的表达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

 

经过治疗后,患者淋巴结逐渐缩小,炎性反应减轻,免疫球蛋白有所下降,补体回升。患者诊疗前有不可纠正的低钠血症,治疗后血钠上升至正常,考虑与患者病程至脑膜脑炎期,可能涉及到一系列的神经体液因素,加之病程极期进食极少,造成患者治疗前顽固性低钠血症,随着患者治疗后苏醒,脑炎症状好转,血钠上升至正常。

 

近年来随着与非洲交往的日益频繁,世界各地非流行区的非洲锥虫病感染逐渐增多,如有流行病学史,且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皮肤瘙痒、淋巴结肿大,应考虑此病可能,以便早期诊断与治疗,获得较好的临床转归。

 

若至病程第二阶段,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方能诊断,常使治疗难度加大,文献报道,依氟鸟氨酸治疗后复发率仍有7.6%〜37%。该例患者确诊时疾病已至中晚期,经过一个疗程治疗后,获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但仍应对其继续随访,观察其脑脊液、精神状态等变化,明确其最终转归。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