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土著”鱼发烧友罗昊:追寻原生鱼踪迹

2017.6.16

  对于很多人来说,中国原生鱼是个陌生的概念。中国原生鱼,泛指中国本土区域以内的土著鱼种。中国幅员辽阔,水系纵横,孕育着多样性丰富的原生鱼资源。但它们得到的关注度却不算高,即使在博物爱好者中,喜欢鱼类的也只占一小部分,而且众多鱼友们又以偏爱热带观赏鱼者居多。

  不过,在国内也有相当一批原生鱼发烧友,在他们看来,中国原生鱼自有独特之美,相比热带观赏鱼毫不逊色,值得被大家了解、喜爱。罗昊就是其中一位。

  追寻原生鱼的踪迹

  提起对中国原生鱼的兴趣,罗昊说,那要追溯到小时候了。

  从小就喜欢养小动物的罗昊,形容自己住平房的时候家里跟动物园似的。那时罗昊的奶奶有一个大鱼缸,泥做的那种,里面养睡莲,罗昊就把捞回的小鱼放在里面养。“现在看来大概就是青鳉、麦穂这些最普通的原生鱼了。”

  罗昊回忆说:“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很早时就接触过原生鱼,只要你拿着抄网去过河边就算。”

  十几年前,罗昊迷上了生态摄影,夏天跑到山里拍些花花草草,可在北京一到冬天就只能窝在家里,于是索性就把秋天捞的小鱼养起来,拍两张照片热热身。“当时也没有特别的目标,就是拍最常见的几种,拍完了想知道它们叫什么。可这一查才发现中国原生鱼的资料很缺乏,特别是影像资料,还停留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种黑白的手绘图上,只看图很难辨别。”罗昊说,所以自己当时也没想过要拍多少种原生鱼,只是想着能拍一种是一种,放到网上让其他爱好者有个参考,别像自己当初查资料那么费劲。

  抱着这样简单的想法,罗昊开始了寻找、拍摄中国原生鱼的旅程,直到今天。

  这些年来,因为追随原生鱼的踪迹,罗昊走了很多有趣的地方。有时候在网上看到钓鱼的人发帖求问某种鱼是自己没拍过的,他就会特意跑过去找。为了一睹雷氏七鳃鳗的“芳容”,罗昊前后3次跑到黑龙江的依兰县。为了见到日本纪录片里介绍的三刺鱼,罗昊特意去了一趟日本各务原市的淡水鱼水族馆。“我想,中国游客恐怕都没听说过这个小城市吧。”罗昊笑着说。

  这些年让罗昊印象最深的还数在北京寻找细鳞鲑。为了20世纪30年代的一份记录,他前后用了5年时间走遍了它有记载或可能出现的地方,最后终于在北京水生动物保护中心朋友的帮助下才得见真容。对原生鱼的痴迷曾让罗昊经历身体上的考验。有一次,他去北京郊区找到几条池沼公鱼,这种鱼最怕水温高,所以车上放着冰块,回来路上在京承高速一路开着车窗。结果到家了,鱼活蹦乱跳,罗昊却发烧烧了四天。“可以说追踪原生鱼的脚步带给我非常特别的体验。”罗昊笑言。

  有趣的原生鱼

  对中国原生鱼的了解越深,罗昊越能感受到它带来的乐趣。

  “中国原生鱼中有很多有趣的鱼类。”罗昊介绍说,比如斗鱼,是一种很好看的观赏鱼,它做巢的方式很特别——吐泡泡。雄斗鱼利用吐出的大量气泡做成一个巢,鱼卵在此孵化期间,它一刻也不能休息,要不断吐泡泡来补巢,还要防范可能入侵的敌人。

  “鱼类里多是好爸爸,比如中华九刺鱼,北京怀柔是已知其分布地域最南的地方。这种鱼在繁殖期雄鱼体色会变为蓝紫色,有金属光泽,同时会分泌有黏性的丝状物,粘合缠绕周围的水草做巢,以吸引雌鱼进巢产卵。看来也是先买房再结婚。”罗昊笑着说。

  鰟鮍鱼与河蚌有着神奇的合作繁殖方式,罗昊把这称为互相“蚌”助。鰟鮍鱼的颜色如彩虹一般,是“鱼中的中国美人”。到了产卵季节,鰟鮍鱼常常雌雄相伴,在水中寻找河蚌的栖息场所。发现河蚌后,它们将卵子和精子通过河蚌的入水孔产在其外套腔里,受精卵就依附在河蚌腮瓣间进行发育,直到孵化成幼鱼。河蚌同样如此,将大量的钩介幼虫从出水孔排出来钩附在鰟鮍鱼体的鳃或鳍上。

  说到这里,罗昊不禁感叹,其实如小■、斗鱼、虾虎鱼、鰟鮍类等都是有着艳丽体色和特殊行为的鱼,饲养的乐趣一点不逊于它们的外国同类。“如果观赏鱼市场上有它们的一席之地,对于物种的保育、环境的保护、当地经济的发展都有好处,这可真的算绿色产业呀!”罗昊介绍说,早前中国市场的观赏鱼主要是南美和东南亚的品种,也就是大家口中的“热带鱼”。现在,五大洲的鱼类基本都能见到,非洲的三湖慈鲷、美国的卢仑真小鲤、澳洲的七彩塘鳢都是很成熟的品种了。“而我国作为鱼类资源的大国,却只有白云金丝这一种比较成熟稳定的观赏鱼类。中国原生鱼的命运似乎只有两种,沦为被人吃的水产鱼和被进口观赏鱼吃的饲料鱼。各地渔政部门一般也只关注有经济价值的大型鱼类。”

  所以,在罗昊看来,拍摄照片是一种向大家介绍中国原生鱼的好方式。罗昊拍鱼有一个原则——还原。“就像写文章的不虚美、不隐恶一样。所以我最喜欢的反而是自然光,太阳是最好的光源。如果条件不允许,我也会使用2~3只闪光从不同角度补光,总之就是模拟自然光的照射角度,追求最自然的效果。”

  呼吁对原生鱼更多保护

  随着追随鱼的踪迹越走越远,罗昊也会见到一些让他触目惊心的水环境。“好好的一条河被挖得千疮百孔,随便一个化工厂就能消灭一条河,毒、炸、电屡禁不止,豪车遍地的河滩垃圾遍地,每当看到这些场景都会感觉无耐甚至无助。”罗昊说,他小时候姥姥家门外就有条小河,他经常会去钓青蛙,后来上游修了一个小造纸厂,河水自此黑臭,没一点生机了。“就算后来造纸厂拆除,也过了好久青蛙才又回来,而且数量少了很多。所以我有时就想,经济真应该停下来等等环境,让它养养伤。”

  让罗昊和同伴感到高兴的是,现在水环境和水生动植物的保护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以北京为例,就确立了18种保护鱼类,水生保护部门也正在做放流工作,把原来生活在这里的鱼类再请回来,黑臭水体明显减少了。像裼吻虾虎、唇■等在北京分布极窄的鱼,由于水质保持良好,现在种群无忧。”罗昊介绍说,如果说建议,就是希望在以后河道整治时,不要只考虑景观和人类的感受,也应该更多照顾到原生物种的生存。与其种植、引进景观植物,不如就让苇荻生长,与其在河底铺防渗膜,不如留泥引蚌,一样也可以净化水质。“总之是希望鱼类研究部门更多地参与到治理中来,把工作做得更慎重、更细致。”

  今年1月,在两江中国原生组织的主持下,罗昊和其他三位同伴共同创作了《中国原生鱼》(第一辑)一书。“我们四位作者各施所长吧!我主要提供了大部分图片。这本书一共收录鱼类70余种,都是些常见品种,可以说是抛的砖,因为中国原生鱼计划出三辑,后两辑会收录更多种类和稀有种类。另外由我负责的《中国原生鱼——虾虎特辑》正在编撰中。”说到创作这本书的初衷,罗昊坦言,与最早进行原生鱼类摄影一样,就是深感中国原生鱼类资料的缺乏和杂乱。

  “两江中国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原生鱼爱好者论坛,会员人数大幅增加,说明关注和喜爱中国原生鱼类的朋友越来越多,我们也想给大家一本严谨的参考资料。希望这本书能让爱好者了解更多原生鱼,让之前不知道的人爱上原生鱼。只是爱好才会去了解,只有了解才能更好的保护。也希望有能力、有愿望的朋友加入到中国原生鱼人工繁殖的研究中来,让我们自己河中的小鱼,不再只出现在餐桌上,也有一天出现在国外的水族箱中!”罗昊说。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