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血小板计数误差与血液分析仪的原因分析

2018.8.12

  随着血细胞分析仪的发展,血常规检测更多的要求,使用静脉抗凝全血。我们在临床中经常见到病人并无出血现象,而化验血常规时却发现血小板减少,有的甚至明显减少,这会给病人造成紧张情绪,尤其是孕妇、剖腹产、宫外孕、血液凝血机制异常患者。偶可因此推迟手术时间或放化疗时间。如:恶性肿瘤患者促凝机制高,可伴继发性血小板增多,这常是肿瘤病程的进展与扩散表现之一。还有抗凝剂的原因。EDTA有时可导致血小板发生聚集,从而导致血液分析仪做血小板计数时出现假性偏低的现象,即EDTA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症。目前,测定血小板多采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进行计数,具有劳动强度小、速度快、精确度高,等优点。当血小板基本正常时,各种方法及不同原理的仪器之间的检查结果较一致。当结果不正常时,则存在明显差异。这种误差受仪器种类、标本采集、抗凝剂、标本放置时间,EDTA依赖性凝集,病理因素及药物因素,冷凝集抗体。试剂质量等非操作性误差影响较多。 
   但在复查或采用手工计数或骨髓细胞学检查时发现,其中一部分病人血小板并不减少,那是什么原因呢?研究表明,操作不当也会产生不良影响,现将我科血小板计数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及方法,探讨如下: 
  1 采集手或耳垂等处未捎血时,因进针浅、出血慢、挤压采血部位,使组织液渗入血液中,可造成血小板减少。标本采集及放置时间的原因也会导致血小板计数降低。 
  2 在抽取静脉血时,采血过程不顺利,止血带过紧,血液不畅,血液在注射器内停流时间过长,多次穿刺组织操伤,使组织仪凝血因子混入血标本中,抗凝剂过多或减少。 
  3 血标本室温下放置时间过短,用EDTA-2K作抗凝剂,会使血小板形态发生变化,由于EDTA-2K易使血小板发生可逆性聚集,采血后最好在30分钟-4小时内测定。少于30分钟,由于可逆性聚集没解聚,可使结果出现不同程度假性降低。高于4小时易产生巨大血小板被当作小红细胞位于红细胞直方图内,也使结果偏低。 
  4 血标本室温下也不可放置时间过长。因为血小板可逆聚集在采血30分种后解散。血小板是体积较小的细胞,胞膜薄易于粘附、聚集和破坏,室温下离体时间过长,可发生变形、自溶、体积缩小,标本放置时间越长存坏越多。许多学者研究认为,超过120分钟将显著减低血小板数值,因此应在采血后30-120分钟内完成测定。 
  5 患有某些疾病的病本身血小板数量少,体积少,仪器阈值的设置可能漏掉部分小体积血小板,引起数偏低,同时对照过仪器设定阈值的大体积血小板,也可能漏掉,造成血小板偏低。 
  6 糖尿病、高血压、急性白血病、再障、化放疗后,病毒性肝炎、尿毒性肝炎、尿毒症等,患者由于血管内皮易损,致血小板容易聚集不容易解散,常导致机测血小板偏低。还有一些肿瘤患者术后大量用抗生素者,血小板会发生EDTA的依赖怀凝集,这可能与患者标本中存在血小板相关抗原,抗血小板抗体的自身抗体,药物抗血小板抗体。抗心磷抗体的滴度有关。 
  7 试剂质量因素也可导致血小板计数误差,如果试剂不配套,质量差,清洗剂质量较差,对仪器冲洗不干净,可使细胞碎片产生而影响结果。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如电极松动,电压不稳接地不好等因素也可对血小板计数产生干扰,引起机测血小板计数过高或过低。 
  讨论:随着血细胞分析的发展,血常规检测列多的要求使用静脉抗凝全血。手指末捎彩血有很多影响因素。如:末捎血包括微静脉冲血,不同的位置分布不同,特别是末捎循环不好的病人,而且采血时容易混入组织液,导致微小凝块的形成,容易导致仪器的堵塞,使检测结果不准确。另外末捎取血标本量较少,对于特殊标本不能复查,导致二次采血,增加了病人的痛苦。所以除了一些特殊病人外,一般取静脉抗凝全血。但是在使用静脉抗凝血进行血常规检测时,和其它的检测一样,要注意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的质量控制,当检测结果中有一项异常,或结果有报警时,必须推片镜复查结果。当镜检结果与检测结果不一致时,要分析原因,打出影响结果的因素。综上所述,引起血小板计数结果产生误差的原因很多,我们应在实际工作中注意查验的全程质控,检查仪器的稳定性和试剂的质量问题。加强与临床医生的沟通,根据不同的原因分别予以解决,尤其要重视显微镜手工计数及涂片间接计数,这种简单易行,不可缺少的方法,作为仪器法的补充。涂片法虽不十分精确,但可以从另一侧直观地观察血小板的数量、大小、形态、分布及血小板内颗粒数量,有无聚集及聚集大小等,以了解巨核细胞和血小板数量和功能。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血常规检测时要加强责任心,特别要注意推片镜检复查结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检验质量,消除血小板计数不准引起的混乱和误差。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