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饲用淀粉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2024.5.11

    目前对于饲料专用淀粉酶的研究开发较少,一般均采用食品加工、化纤、印染等工业用酶,如上文提及的中温α-淀粉酶是目前饲料工业中应用最多的淀粉酶,它属于一种高效的内切淀粉酶,其缺陷是最适作用温度为70℃~80℃,在动物体温(37℃~42℃)的温度条件下活性较低,最适作用pH为6.0~6.4,pH5.0以下失活严重。糖化酶是一种外切型淀粉酶,酶解效率低,作为饲料酶制剂使用,意义不大。

    由此可见,饲料工业缺乏专门针对动物生理特点而开发的淀粉酶,从动物消化生理特点来看,饲用淀粉酶应具备:1.在动物体温(37℃~42℃)的温度条件下能发挥高的活性;2.最适pH值与消化道内食糜的pH相一致;3.对淀粉有高的酶解效率(内切酶);4.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包括在饲料高温制粒过程中的稳定性、保存过程中的稳定性以及在动物消化道中对胃酸、胃蛋白酶、胰蛋白酶、金属离子等的耐受性;

    真菌α-淀粉酶是一种内切型α-淀粉酶,同时具有液化和糖化作用,并且其最适作用温度、最适作用pH值和动物消化道相吻合,是一类理想的饲用淀粉酶,虽然应用效果好,但目前生产成本较高,在饲料工业应用不多。因此,如何开发高效、低成本的真菌α-淀粉酶对提高饲料利用率,节约饲料资源,增进动物健康、降低污染物排放具有重要意义。另外,研究几种不同淀粉酶的组合(如α-淀粉酶和脱支酶的组合)利用有利于提高酶解效率,也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