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高瓴入局,这家药企凭26亿元单品能实现“千亿市值”吗?

2021.2.02

  “ 被压了两年,一直默默加仓,终于等来解放军。”“从16年初开始建仓,迄今为止已经5个年头,大起大落,中间进进出出,就是没有放弃希望,坚信02186有康庄的未来!”今天雪球、东方财富的股票论坛上,绿叶制药的股民一片欢腾。就在昨天(1月31日),绿叶制药高调宣布引入高瓴资本作为战略投资者。公告显示,高瓴及旗下基金将耗资港币24亿元收购绿叶制药15.60%的股份,较上周五股价溢价10%,根据绿叶制药此前公布的股权结构,交易完成后高瓴资本将成为该公司第二大股东。周一绿叶制药股价果然应声高开,盘中涨幅一度扩大至80%,最终收于5.90港元每股,截止今日收盘,绿叶制药股价涨幅仍高达 51.67%,市值重新逼近200亿元。此前市场上一直流传着“若是按照价值投资的理论,绿叶制药市值定是’被低估‘”的说法。但长期持有的投资人,往往是铩羽而归,长期持有但起色不大,还甚至一度跌破发行价。直至高瓴资本的入局,绿叶制药的股价被狂拉,一方面受“高瓴效应”带动,另一方面又似乎暗示着市场上的说法确有其事。绿叶制药为什么被低估,高瓴的加入又能否为其带来转机呢?

  01 被低估的绿叶绿叶制药被低估的说法在市场上流传已久。2014年从新加坡退市转战港股后,绿叶制药的股价只风光了一时。发行价5.92港元在冲到11元左右后仿佛失去动力般下滑,最多时跌幅超70%。市值同样如此。在未盈利药企市值纷纷突破千亿的时代,2018年3月绿叶制药的市值在冲到历史高点的320亿港元后一路向下。而与起色不大的市场表现不成正比的是,从2016年开始绿叶制药的业绩始终保持两位数的增长。2019年绿叶制药实现营业收入63.58亿元,同比增长22.9%;归母净利润14.69亿元,同比增长12.7%。肿瘤、消化代谢、心血管系统及中枢神经四大主营板块的销售收入分別为28.1亿元、10亿元、10.4亿元及13.4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7.6%、8.0%、32.5%及45.3%。2020上半年受疫情的影响医药行业营收普遍降幅20%的情况下,绿叶制药仍实现营收29.6亿元,同比仅下降5.4%。在绿叶制药营收中肿瘤板块贡献最大,2019年占收入的44.2%,核心产品力朴素(紫杉醇脂质体)售出367万支,销量增长20.9%,实现收入25.54亿元,同比增17.8%。

  在战略层面,并购、合作、国际化绿叶制药通通不缺。绿叶业务版图的壮大几乎是伴着并购实现的,其四大板块中随处可见并购的影子。2006年底,收购癌症放疗辅助用药希美纳和其市场销售网络,进军肿瘤治疗领域,随后收购南京思科药业将核心产品力扑素收入囊中。2007年,以近亿元收购北京北大维信生物,获得了降脂药血脂康,构建起心血管业务。2010年,收购新加坡生物技术公司A-Bio Pharma,进入生物制药领域。2011年,全资收购四川宝光药业,获得降糖药贝希(阿卡波糖)进入糖尿病领域。2016年,收购瑞士制药集团 Acino 旗下透皮释药系统业务,补强中枢神经系统产品线。2018 年 5 月,更是35亿收购阿斯利康抗精神病药物思瑞康在全球 51 个国家和地区的业务。

  国际化也一直是绿叶制药重要的发展战略。2012年起绿叶制药正式进军国际市场,目前业务遍及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绿叶制药是最早在国际市场上进行临床试验的国内药企之一,多个自主研发的新药已在美国、欧洲进入新药上市申请阶段及临床后期。早在十多年前绿叶已开始布局微球、脂质体、透皮释药等创新技术平台,并陆续在中国、美国、德国建立研发基地。不错的业绩增长,手段娴熟资本运作,还早早布局海外,绿叶似乎有潜力获得更好的市场反映。

  2018年在香港举行的战略发布会上,绿叶制药董事长刘殿波也将绿叶的战略把目标定为“2025年跻身全球制药企业50强”。但事实上,市场对绿叶制药表现出格外的“谨慎”,致使绿叶制药股价一直表现平平。在关注绿叶制药的投资者中,既有长期看好者,也有唱衰者。在绿叶制药的营收中,力扑素以一己之力撑起了半壁江山。力扑素是一种紫杉醇酯质体,用于恶性肿瘤的一线化疗。2019年力扑素销售额约为26亿元,占绿叶制药肿瘤领域收入的90.89%,占绿叶制药总收入的40.17%。,由此可见,力扑素足以影响绿叶制药的业绩表现。而绿叶制药目前上市的紫杉醇药物主要有紫杉醇注射液、紫杉醇脂质体和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三种剂型。这三种剂型不良反应发生率逐渐降低,疗效逐渐增强,同时药品价格也是逐渐升高。

  随着石药、恒瑞等国内企业白蛋白紫杉醇产品的上市,价格优势缩小,外界普遍担忧从长期来看力扑素将面临不小威胁和挑战。再加上集采、医保等政策因素的影响,尽管绿叶的力扑素市场销售表现不错,但市场上有一层担忧的雾气始终挥散不去。击穿绿叶业绩的达摩克斯之剑何时落下?这种疑虑中,市场对绿叶制药接下来的表现预判慎而又慎。创新药处于崛起和井喷的时代,特别是港股市场创新药企一般到能够获得30-40倍的PE估值。但目前绿叶制药产品的主要创新点在于剂型,在已知药物分子的前提下改进原研药剂型,从而有效提升药效或降低毒副作用。

  相对于传统的新药研发,剂型创新具有低成本、低风险和周期短的特点,同时又有着较高的技术壁垒,可以有效地维持竞争格局,新进入者威胁相对较小。这也是绿叶业绩获得增长的重要原因。但剂型创新被一部分投资者看做是“老药新用”,在他们看来这使得绿叶制药不错的业绩并不能创新能力完全挂钩,将绿叶看做转型途中的传统药企。虽然绿叶也在布局创新,通过并购和自研的方式拓宽管线,但缺乏通过潜在重磅炸弹药物的上市,引爆抬升股价的动能。

  02 翻身仗高瓴的到来为绿叶制药借来了东风,2月第一天的表现足够说明这一点。自带流量拉升股价,这对如今光环加身的高瓴资本而言并不难,不过能否持续下去,仅靠高瓴注入的强心剂似乎是不够的。新闻稿中,高瓴资本联席首席投资官、合伙人易诺青也表示:“绿叶制药在产品管线和技术研发方面建立了良好的储备,近年来不断加大创新药物的研发和生产,致力于提供高品质的医药产品和专业化的服务。作为创新型产业投资人,高瓴希望通过支持绿叶制药持续的技术投入和创新,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共建良好的行业生态。”高瓴念念不忘的同样是创新。能否成功向着创新药转型,彻底摘掉市场印象中“传统”的帽子才是未来绿叶制药的关键。绿叶并非没有行动,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抗体等领域频频出手。

  在中枢神经系统领域,绿叶制药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的注射用利培酮微球已在国内获批,且在美国已进入新药上市申请阶段,另有多个创新制剂均在海外开展不同阶段的临床研究,早期的研发投入将陆续进入收获期,未来将有多个新药在欧美日及中国和新兴市场上市。

  1月30日,用于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的利斯的明透皮贴剂(多日帖)正式在中国上市,该药由绿叶制药德国子公司Luye Pharma AG开发和生产,此前已在美国、欧洲11国、泰国等国家和地区上市。在抗体生物药方面,2019年12月,绿叶制药以14.47亿元收购博安生物。公开资料显示,博安生物是一家综合型生物制药公司,致力于在中国、美国及欧盟市场从事生物抗体产品的研发,目前已开发出10多个创新抗体和8个生物类似药。绿叶制药集团管理层曾表态,“生物抗体技术就是我们转型升级的战略领域之一。博安生物的加入,将加速推进公司在生物药尤其是创新生物抗体的深度布局。”

  2021年1月绿叶宣布博安生物1个月左右时间内累计获得数家投资机构合计约8.8亿元人民币融资,估值翻倍。舞台已经搭好,强援也已入局,股价市值能否借此跃升翻身,拭目以待。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