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气体容量法测定金属中的碳

2018.3.01

1519887527595910.jpg1519887530758728.jpg1519887540285656.jpg

一、方法要点

把试样放在管状炉中,通氧气,在1250~1300℃与助熔剂燃烧时,碳被氧化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钾溶液吸收,测量室温下二氧化碳和氧气混合气体在氢氧化钾吸收前后的体积差,以此换算出碳的百分含量。

二、仪器及试剂

(1)氧气瓶(严禁与油脂接触)。

(2)氧气表。

(3)缓冲瓶:用于防止洗气瓶中的硫酸逆流入氧气表内。

(4)洗气瓶:内盛浓硫酸,约深30~40mm。

(5)干燥塔:上盛氯化钙,下盛苏打石棉,中隔玻璃棉。

(6)平卧式管式炉:能供给的热度不得低于1400℃。

(7)球形管:内装干燥脱脂棉,用以阻留气流中所带出的固体氧化物。

(8)高温计及热电偶。

(9)除硫管:内盛粒状钒酸银,上下两端塞以少量脱脂棉,钒酸银系吸收气体中的二氧化硫用,需定期更换,以防失效。

(10)容量定碳仪。各部件如下:

1’-冷凝管;2’-三通活塞;3’-量气管(用以测量气体体积);4’-温度计(用以测量量气管中温度);5’-水准瓶(内盛酸性水);6’滑动刻度标尺;7’吸收器(内盛40%氢氧化钾溶液)。

(11)水银气压计。

(12)瓷管:内径为17mm,外径为22mm,长600mm,耐热不低于1400℃,使用前在管式炉内以1250~1350℃通氧灼烧。

(13)瓷舟:长88mm,耐热在1400℃以上,使用前置于管式炉上的瓷管内以1300~(:通氧灼烧,或在高温炉内以1000℃灼烧1h,灼烧的瓷舟冷却后置于干燥器内,干燥器盖边不得涂凡士林。

(14)长钩:系用低碳镍铬丝制成。

(15)电阻器:用以调节管式炉的温度。

(16)硫酸、无水氯化钙。

(17)苏打石棉。

(18)钒酸银:11.7g溶于400mL热水中,另取硝酸银17g溶于200mL水中,将上述两种溶液相混合,将生成的黄色沉淀过滤,用水洗净,于110℃烘干使用。

(19)酸性水:于500mL水中,加入硫酸3mL,滴加0.1%甲基橙溶液,使呈红色。

(20)氢氧化钾溶液(40%)。

(21)纯铜或氧化铜:含碳量不得超过0.005%,使用前应做空白试验。

三、分析步骤

称取试样(根据试样中碳含量的高低而定,含碳量0.0l%~0.1%称1.0000g,0.1%以上称0.5000g)均匀地铺在瓷舟内,试样表面覆盖纯铜或氧化铜l~2g。将炉温升至1300~1400℃,在整个管路不漏气的情况下,拔开瓷管一端的橡胶塞,用长钩将瓷舟推入瓷管最灼热处,立即用橡胶塞将管口塞紧,预热1min,打开定碳仪三通活塞使冷凝管和量气管形成通路并缓慢通人氧气(控制通入速度为每秒4~5个气泡)燃烧,待量气管中的溶液下降到标尺的零点处时关闭三通活塞,拔开橡胶塞,并关闭氧气,用长钩拉出瓷舟,然后将水准瓶和量气管中的液面在同一高度,记下标尺的读数(V1),在测量量气管内的液面水平面时,要等待15min左右,使残留在管壁上的液体全部流下。转动活塞使量气管和吸收器相通,升起水准瓶,使水准瓶内溶液压入量气管,使量气管内的气体移到吸收器,通过40%氢氧化钾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然后降低水准瓶,将气体再移到量气管内,如此反复吸收2~3次,关闭与吸收器相通的活塞,使水准瓶中的液面与量气管中液面处于同一高度,记下标尺的读数(V2),两次读数之差相当于被吸收的二氧化碳的体积(V=V2一V1)。

称取1g丝状氧化铜或锡粒,用同样的分析步骤进行,求得氧化铜燃烧时的空白值,同时记下温度和大气压。从专用表中查出温度和压力的修正系数。
碳的百分含量按下式计算:

w(C)=[(V一V1)K/G]×100%

式中 V——试样燃烧时标尺前后两次读数之差;

V1——助熔剂燃烧时标尺前后两次读数之差;

K——温度和压力的修正系数;

G——试样质量。

四、注意事项

(1)气流的速度太快或太慢,分析结果可能不准确,分析过程中要保持同样的气流速度。

(2)燃烧生成的二氯化碳用氢氧化钠吸收。硫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硫,也被氢氧化钠吸收,可用特制的疏松二氧化锰吸收二氧化硫除去。

4FeS+7O2—→2Fe203+4S02

SO2+NaOH—→NaHSO3

MnO2+SO2—→MnSO4


中国标准物质网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