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医疗器械上市企业盘点 | 2023年医疗器械上市企业达172家,新增仅6家

2023.12.28

  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快速发展,2022年,医疗器械主营业收入达到1.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显著高于医药工业整体增速,为全球市场增速的3倍,市场份额超过全球市场三分之一,中国仅次于美国,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

  我国上市医疗器械企业截止2023年底已达172家,其中A股上市企业 129 家,港交所上市企业 39家,纳斯达克上市 4家企业。

  此外,2023年新增上市企业6家 ,分别为:杭州艾迪康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哈尔滨敷尔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港通医疗设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西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安杰思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西锦波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从上市板块类型来看,科创板为2家,主板为1家,创业板为2家,北京证券交易所为1家。

  2018-2023年新增医疗器械上市企业情况(单位:家)

446158_202312280930291.jpg


  数据来源:众成医械

  2023年上市企业、财报数据双双下跌

  从上市时间看,2020-2022年三年高峰涌现。自2011年起,医疗器械企业上市活跃度逐渐上升,2020-2022年国内医疗器械行业迎来上市热潮,三年间上市企业合计数量占总数的比重达到近一半。而2023年上市数量相较于2022年回落22%。

  2013-2023年医疗器械上市企业数量(单位:家)

446158_202312280930082.jpg


  数据来源:众成医械

  而2020-2022三年间受疫情影响多家IVD企业加速涌现,但随着疫情退去,IVD领域企业上市潮也遇冷,今年中国IVD企业竟无一家登陆A股市场(仅有艾迪康6月登陆港股),反倒是有数家IVD企业IPO终止。

  2019-2023 IVD领域上市企业数量统计(单位:家)

446158_202312280930083.jpg


  数据来源:众成医械

  2023年上半年,据公开数据显示,国内137家医疗器械上市企业营收总和为1652.93亿元,低于2022年上半年总营收。

  有2家百亿级的企业,分别为迈瑞医疗与人福医药,有38家企业2023年上半年营收介于10-100亿之间;

  有73家企业营收同比增长为正增长,占比过半,营收同比增长率过百的企业有1家,为山外山,营收增长率为157.13%,主要系报告期内山外山血液净化设备在国内外医院的认可度逐年提升,销售覆盖范围扩大所致;

  有5家企业归母净利润超过10亿元,分别为迈瑞医疗、人福医药、鱼跃医疗、万泰生物、上海莱士;有14家企业归母净利润为负,约占10%;

  有14家企业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率过百,占比约为10%,有68家企业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率为负增长,占比近一半。

  地域省份分布,南方区域活跃度高

  从所属地域看,南方地区活跃度较高。目前医疗器械领域上市企业中,广东省上市企业29家,上海市上市企业24家,江苏省上市企业21家,浙江省上市企业19家,以上四地上市企业占全国总数的53.9%。北方地区以北京市、山东省两地较为突出,北京市上市企业22家,山东省上市企业10家,两地上市企业占全国18.5%。

  全国医疗器械上市各省份数量概况(单位:家)

446158_202312280930084.jpg

  数据来源:众成医械

  IPO排队情况一览

  目前各板块医疗器械IPO正在排队中的企业有3家,分别是:北京天助畅运医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思哲睿智能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汕头市超声仪器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此外,今年IVD领域终止IPO的企业有8家,还有一家退市。终止IPO的企业有,丽珠集团、北京全式金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荣盛生物、厦门致善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联川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翰盛泰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苏州雅睿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硕华生命科学研究股份有限公司。

446158_202312280930085.jpg

  10月12日,泛生子发布公告,宣布已正式签署私有化合并协议,对应泛生子交易估值约为1.26亿美元(约9.2亿元)。将从纳斯达克退市。

  医疗器械资本“寒冬”来临

  被称为“资本寒冬”的2023即将进入尾声,对于医疗投资,究竟是“进入寒冬”还是“回归理性”,尚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医疗反腐、投融资比例下降

  今年上半年的医疗产业,上演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刮骨疗毒”,密集出台的医疗反腐政策,给整个行业带来巨变。作为产业链的资本环节,也必然不会脱离关系。“经过这次反腐,一些医疗企业利润势必受到影响,在自有资金收紧的情况下,创投这种非主营业务板块,会成为首当其冲被砍的业务线。”有业内专业人士这样评价。

  根据《2023年H1全球医疗健康产业资本报告》,上半年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融资总额约56亿美元(约410.51亿人民币),同比下降约43%。其中,国内医疗器械领域融资总额环比下降48%。融资环境的不算乐观,也意味着资本寒冬仍在继续。

  今年以来,医疗投资整体处于收缩和观望的状态。一方面,这是在过去两年投资热潮之后的理性回归,决策速度显著放缓,投资数量和投资金额普遍减少。

  港股上市速度放缓

  受宏观经济和地缘政治等诸多不确定因素打压,今年第三季度全球首次公开发行(IPO)活动较为疲弱,香港市场在全球IPO排名中也跌至第八位。

  毕马威在近期发布的《中国内地及香港IPO市场2023年第三季度回顾》报告中指出,香港IPO市场在短期内仍面临挑战,主要原因是利率持续高企和经济增长放缓。这些因素对投资者信心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导致全球IPO活动整体不景气。然而,香港IPO市场的潜力和机遇依旧存在,积极因素已在逐步增加。

  第五套标准趋严?

  上交所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和港交所“18A上市规则”的推出,对创新生物医药企业给予了更多包容性制度支持,也为医疗健康行业带来了历史性机遇,但与此同时监管部门对医疗健康企业在寻求IPO过程中的合法合规性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今年六月市场传闻称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或将趋于收紧,监管将对采用第五套上市标准递交材料申报的企业从严审核以来,选择该标准申报IPO的企业进程就备受市场关注。

  从下半年科创板医疗健康上市企业来看,无论相关传言是否属实,产品未来市场空间被重点关注及踩雷“销售费用”比例过高的这两大问题一定程度上或都构成了对公司上市进程的阻碍。此外,对于医疗创新器械企业而言,如果一直是亏损状态,其上市的难度也确实比创新药公司更大。

  而对于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在整体审核节奏阶段性放缓且选择该标准上市的企业确实表现不佳的情况下,监管层重新考量这类企业的上市,确实在情理之中。此外,也有投行人士指出,科创板第五套标准本就不是普适的,当下更多可能是给明星项目留着口子。大量所谓的符合第五套标准公司,其实还没发展到适合成为上市公司的阶段。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