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治疗小儿糖吸收不良综合征的概述

2023.9.06

  治疗原则:针对病因治疗,纠正营养缺乏,使用必要的代谢疗法。

  1.病因治疗

  (1)停用不耐受的饮食如乳糖吸收不良者停止进食含乳糖的食物。

  (2)补充缺乏的消化酶如乳糖吸收不良者用乳糖酶,胰腺功能不全者用胰酶。

  (3)细菌感染所致的慢性肠炎可酌情使用抗生素,另可适当使用微生态制剂,病因除去后,症状多数可缓解。

  2.营养治疗

  原则上应用高热量、高蛋白、低脂肪食物,重症者往往厌食,消化吸收功能差,进食的食物和药物常完整地从粪便中排出,此时可先用肠道外营养,症状好转后可改为要素饮食口服,即应用易消化或已半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逐步递增,循序渐进,目前有不含乳糖的奶粉及水解蛋白要素饮食。

  (1)先天性葡萄糖、半乳糖吸收不良可给不含糖的豆奶,另加5%左右果糖喂养,2~3岁后患儿吸收功能常有所恢复,可耐受小量淀粉及乳糖,但含淀粉及乳糖的食物可加至什么程度,需医生与家属共同作出努力。

  (2)蔗糖-异麦芽糖吸收不良自幼即须限食蔗糖即可不引起症状,如奶制品中不加蔗糖,可用葡萄糖代替,也忌服含糖浆的药物。一般无需限制淀粉,因淀粉中含1,6糖苷键的支链寡糖的成分很少。随着儿童成长可渐放松对蔗糖的严格限制,但需反复试验。

  (3)先天性乳糖酶缺乏患儿禁食乳糖,包括各种乳类及含乳的食品。婴儿可用不含乳糖的奶粉、豆奶粉或代乳粉喂养,也可购买豆浆+葡萄糖5~10g,按牛奶需要量计算喂养。也可自制豆浆。

  (4)继发性双糖酶缺乏多数患儿只需暂时限食乳糖或给低乳糖奶,如发酵奶或低乳糖奶粉,有的则需同时限制蔗糖。

  (5)继发性单糖吸收不良较少见,需在饮食中去除所有糖,病程中维持足够热卡有困难,代谢性酸中毒不易控制,此时常需由静脉暂时补充一定热卡,待患者恢复,可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3.对症治疗

  糖吸收不良所引起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应首先由静脉予以纠正。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