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甲状腺切除合并上腔静脉置换术治疗甲状腺恶性肿瘤的...

2021.12.28

甲状腺切除合并上腔静脉置换术治疗甲状腺恶性肿瘤的麻醉处理3例


1.一般资料

 

2019年10月至2020年7月甲状腺外科住院并行甲状腺切除合并上腔静脉置换术的3例甲状腺癌术后复发患者,其中男2例,女1例,年龄24~68岁。3例患者均为甲状腺癌术后1~4年内复发,术前甲状腺彩超提示3例患者均有残余甲状腺的包块与淋巴结的转移,穿刺病理显示其中2例为甲状腺滤泡癌,1例为乳头状癌。

 

3例患者体格检查均存在颜面部、颈部、上肢的浮肿,胸壁可见血液充盈的侧支循环静脉,呈现典型的上腔静脉综合征症状。所有患者的颈部血管彩超及胸部CT均提示上腔静脉(superior vena cava,SVC)、无名静脉、颈内静脉、右心房的癌栓,形状不规则,阻塞血管(患者影像学资料见图1)。其中病例2患者胸部CT提示肺部结节,临床考虑甲状腺肿瘤的远处转移(患者基本信息及肿瘤累及血管见表1)。麻醉前评估3例患者心肺功能及活动耐量均可,无明显的全麻禁忌证。

 图1.png

1636938635930354.png

2.麻醉过程

 

2.1麻醉诱导:患者入室后予以面罩吸氧、心电监护、局麻后桡动脉穿刺置管测量血压、PICCO监测、脑氧监测、下半身保温毯加温。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1~0.02mg/kg,舒芬太尼0.3~0.5μg/kg,顺式阿曲库铵0.2~0.3mg/kg,丙泊酚1.5~2mg/kg,待患者意识消失后,病例1和病例2插入左侧双腔气管导管,病例3插入单腔神经监护仪气管导管。右颈内静脉、右股静脉穿刺置入双腔7F中心静脉导管,经由单向活瓣的管道(直径4mm)连接,建立右颈内静脉-右股静脉压差式转流通道,打开三通后依靠静脉压差将上腔静脉血液转流至下腔静脉,转流通道需持续滴入肝素水(4~5U/ml)。同时右颈内静脉另一通道连接传感器持续监测中心静脉压力(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抽取静脉血3~4ml用以测定基础活化凝血时间(activated clotting time,ACT)。左股静脉穿刺置入7F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开放≥2根下肢静脉通道用于术中补液。

 

2.2麻醉维持:采用静吸复合麻醉,七氟烷吸入浓度1.5%~2.5%,丙泊酚3~4mg/(kg·h),瑞芬太尼0.1~0.15μg/(kg·min),手术中间断追加顺式阿曲库铵3~5mg。呼吸机控制通气,潮气量6~8ml/kg,呼吸频率10~14次/min,维持SPO2>90%。

 

2.3腔静脉阻断期间:手术进行人工血管置换时,需暂时钳夹SVC,阻断血流。断流前静脉注射肝素0.5mg/kg,甲强龙40~80mg,使得ACT在200~250s。提前带上冰帽进行脑部降温,在需要时进行单肺通气。钳夹后,患者CVP增高,若CVP增加>20cmH2O或者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与CVP差值<40mmHg,则转流通道三通处连接50ml空针人工采血注射入股静脉,加速转流。同时密切监测脑氧,脑氧值下降的最大百分比不能超过11%。若血压过低,则间断推注或泵注间羟胺等升压药,加快补液,补充容量与失血量。

 

2.4腔静脉开放:人工血管吻合后,再次测定ACT值,酌情予以鱼精蛋白中和残余肝素使得复测ACT值接近基础值。静脉注射呋塞米10~20mg减轻脑水肿。手术结束后带管入胸外ICU(intensive care unit,ICU),待患者病情稳定后拔除气管导管。

 

3.结果

 

3例患者均进行残余甲状腺切除及人工血管的血运重建,平均手术时间为467min,平均SVC阻断时间为73min。麻醉诱导及插管顺利,整个术中脑氧维持在60以上,肢端SPO2范围93%~100%,呼末CO230~38mmHg。腔静脉阻断期间,CVP值较前增加。其中病例1患者阻断后MAP下降至50mmHg,CVP增加至21cmH2O,同时心率加快,及时人工采血加快转流及运用血管升压药后好转,考虑与SVC阻断后静脉压力升高及回心血量减少有关。3例患者均于术后48h内拔管,清醒良好,无神经系统并发症,腔静脉阻塞症状于术后72h逐渐好转。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统计见表2和图2。

 图2.png

1636938666116006.png

来源:程思佩,陈剑锋,刘斌.甲状腺切除合并上腔静脉置换术治疗甲状腺恶性肿瘤的麻醉处理3例[J].四川医学,2021,42(05):529-532.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