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学生潘秀文:忆恩师杨芃原教授

2021.6.06

   2021年5月31日的晚,敬爱的杨老师因胃癌医治无效,永远离开了我们。知道消息的时候是6月1日,不能接受也充满了各种遗憾和难过。

   回忆起第一次见杨老师

   是在2009年的国庆,我从新疆第一次飞到上海参加复旦生物医学研究院的推荐免试的面试环节。在那之前,我第一在网上搜索杨老师,得知他是副院长,教授以及各种公开场所的蛋白质组学领军人物,抱着对学习的渴望和对陌生城市的好奇,我在徐家汇枫林校区明道楼的2楼会议室第一次见到我的导师。

  他身形高大的坐在我的正对面,U 型桌周围环绕着各个实验室的教授及老师一起作为评委。恰逢2009年新疆7月5日的暴乱事件结束没多久,我也是有幸能乘飞机出来,并且申请材料在寄出以后快递等了很久才到上海,几乎错过了申请截止日期,后来哥哥带着我材料去找亲自找杨老师,说明了材料到达晚的原因,才有机会能接到面试通知。

   面试中杨老师和蔼可亲,问了学业的一些问题,问了我对未来求学的规划,以及家人在新疆是否安全等等,让我完全放松下来,很快就接到面试通过的消息,结束后,杨老师还特别给我说,让你哥哥带你在上海好好玩一玩再回去。是他给予了我来上海发展的钥匙,也打开了我从遥远新疆的求学之路,在上海立足的贵人。永远无法忘记在我人生重要转折点上,杨老师给予我的一切,非常感谢他提供一个公平的教育环境。

   杨老师对质谱的热爱无人能敌,他也非常关心学生的学业和生活

   研究生的课繁重,而且作为一个生物背景的人,挂靠在化学系,又是生物医学研究院的学生,多重身份,选课也是难上加难,既要保证生物课程选得上,还要在化学系课程中选择能力可及的。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肯定是导师给我们讲质谱的那门课,杨老师的讲解非常的生动,在黑板上熟练地画着质谱的原理图,各种物理公式的解释,引导我们热爱质谱技术,我记录的笔记一直没有舍得丢掉,杨老师每节课讲的都像一本独特的教科书,深入浅入,让人佩服他的记忆,他的专业,他的高度。那年他已经61岁了,完全看不出来,就像40多岁的人。甚至在他这么忙的工作前提下,只要遇到我们连生活中的安排也会关切,得知我们第一年被安排住在复旦大学枫林校区而不是邯郸路本部,就写了信让我们交给宿管进行宿舍调配,因为两个校区之间车程要40分钟,他不想让我们来回跑那么辛苦。记得本区的宿管一个胖胖的人看到我们的调配,气的说:杨芃原,怎么又是杨芃原的学生要调宿舍?!但是还是给我们调整了。我们顺利的住在本部上课,研二研三实验多再搬回枫林校区。

banquan9.jpeg

banquan9.jpeg

banquan9.jpeg

  假期虽然不长,一年中会有一次老师带我们团建一下,爬山过程中,他的毅力比我们年轻人要强,体力也好,放松的时候他也像个孩子一样与我们开开玩笑,心态极其年轻。

  每周一次的组会,他基本能参加都会认真听我们的报告,并且要求大家都用英语做presentation,锻炼我们。印象中他纠正过我analysis 与analyze的发音区别,真是永生难忘。经费有限,他鼓励我们多出成果poster去参加国外的HUPO, 当时低年级的我还对科研有点懵懂,他说你去找找师兄帮帮忙。虽然是一句玩笑话,但是在组内很多师兄师姐都出国去参加HUPO 的时候,我也渐渐明白了科研对我们组来说意味着什么,我们要和国际水平对标,这是老板的期望。他希望我们中国的蛋白质组学有国际地位,在攻克肿瘤的基础研究中提供新技术新方法福祉人民。

banquan9.jpeg

   父母来上海,专门请杨老师吃一次饭,那是唯一一次单独与杨老师吃饭,他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会见了我的父母,并且也提出希望看我是否愿意继续深造读博士。本人不才,没有硕转博。

  毕业后联系少了,但是心里一直牵挂着老师

   毕业时,我因为去新加坡错过了与同届毕业生一起请组内吃饭的机会,因为聚会时间是我在国外时候定的,非常遗憾。我整理过一个相册送给他,他一直放在办公室的书架上,后来照片也重印放在了明道楼4楼的走廊宣传栏中,我知道他心里非常爱他的每个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与发展。

   结婚时候,杨老师虽然因为工作原因没有来,但是他特别嘱咐组里老师来参加我们的婚礼,因为组里也有不少喜结连理的学生,我们算是其中一对。

banquan9.jpeg

   2020年10月,突然得知杨老师住院,联系申师姐和汪泓师姐去看望老师,带着我们的孩子一起。病房门外等待的时间,我们都觉得身体状态那么好,怎么就生病了呢?因为他状态不是很好,我们进去的时间很短暂,家属也希望我们能时间短一点,可能来看望的一批批莘莘学子太多了。我们一家三口进去的时候,因为疫情都戴着口罩,我不知道老师还能认得我们吗?他看着我们,我们看着他,躺在床上,瘦了很多很多。

   2021年6月4日下午2:40 在上海龙华殡仪馆举行追悼会,我因为孕7个月不方便参加,再一次遗憾的见不到杨老师最后一面。回忆起他的音容笑貌潸然泪下,这5日得知噩耗后,一直睡不好,每每想起他都是深深的遗憾,因为在5月27日校庆那天,我还想着给他发个微信问候,想着过完那个周末去看望一下,没有想到这就变成了永远的遗憾。

   他的大家风范和高贵品质影响着他的学生们。杨老师是我生命中的贵人,我想对于他最好的纪念就是延续他的好品质,努力成为和他一样对国家和社会有贡献的人。让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给我们力量。

   2021年6月4日 12:00 pm

   您的学生:潘秀文

   上海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