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BRGSF小鼠:重度免疫缺陷小鼠的发展史和应用领域

2021.2.23

BRGSF小鼠:重度免疫缺陷小鼠

免疫缺陷小鼠的发展史

免疫缺陷小鼠是指免疫系统上一种或者多种免疫成分(比如T、B、NK细胞)存在缺陷/缺失的小鼠。这种小鼠被广泛应用于肿瘤学(比如肿瘤生长、转移、抗肿瘤药物筛选)、免疫学(比如免疫细胞发育增殖机制、免疫疾病发生机理)、传染病学(比如病毒/细菌性传染病致病机制)、干细胞生物学(比如人源干细胞移植)等研究领域。

 

免疫缺陷小鼠的发展史也是一部科学的进化史。从1966年由Foxn1基因突变获得具有T细胞缺陷的裸鼠(nude mice),1995年由PrkdcSCID基因突变获得具有T、B细胞缺陷的NOD/SCID小鼠,再到由PrkdcSCIDIl2rg-/-获得同时具有T、B、NK细胞缺陷的NOG小鼠(2000年由日本CIEA研发)、NSG小鼠(2007年由美国Jackson Lab研发),以及后续的一系列N*G系列小鼠(比如NRG、NDG、NKG)和它们的衍生模型(比如NSG-SGM3、NOG-EXL),更多的免疫缺陷小鼠模型还在被源源不断地研发出来。尽管拥有这么多竞争者,我们的重度免疫缺陷小鼠BRGSF依然不怯场。

 

BRGSF小鼠名字的意义

介绍小鼠我们先从来源和名字开始。BRGSF小鼠是2017年由法国巴斯德研究所James P. Di Santo团队构建的[1],全称为BALB/c Rag2-/-Il2rg-/-SirpαNODFlk2-/-小鼠。就像人类的名字一样,小鼠名字里的每个字母也有着独特意义。

 

“B”显示BRGSF小鼠为BALB/c遗传背景。与NOD背景小鼠不同,BALB/c背景小鼠拥有完整的补体级联反应,体内存在有效的补体依赖的细胞毒性(Complement- dependent cytotoxicity, CDC)机制,可用于研发利用CDC机制清除CAR-T细胞的药物。

 

“R”表示BRGSF小鼠的Rag2基因被敲除。Rag2 (Recombination activating gene 2)编码RAG2蛋白,而RAG2和RAG1共同组成的RAG蛋白是T、B细胞分化发育过程中VDJ重排必需的重组酶。敲除Rag2导致小鼠缺乏成熟T、B细胞。

 

“G”表示BRGSF小鼠的Il2rg基因被敲除。IL2受体的gamma链是多种细胞因子(Il-2、Il-4、Il-7、Il-9、Il-15、Il-21)的共同受体亚基,其敲除导致小鼠NK细胞发育严重受损。

 

“S”显示BRGSF小鼠的Sirpα (Signal-regulatory protein α) 来源于NOD遗传背景。Sirpα表达于巨噬细胞表面,当它与广泛表达于其它细胞表面的CD47结合时,可抑制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而CD47在物种间具有不相容性,这意味着鼠源Sirpα不能识别人源CD47,这导致异种移植(CDX或PDX)后人源细胞容易被小鼠巨噬细胞吞噬,移植效果差。但由于NOD背景小鼠的Sirpα与人的Sirpα结构相近,可结合人源CD47,因此SirpαNOD可抑制小鼠巨噬细胞对人源细胞的吞噬作用,提高移植率。

 

“F”表示小鼠的Flk2基因被敲除 。FLK2(Fetal liver kinase‑2)能促进髓系细胞发育,特别是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DC是专职的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 APC),它能高效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呈递给T、B细胞等免疫细胞,是连接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桥梁。敲除Flk2导致小鼠髓系细胞组分发育受损,数量大幅减少。

 

图1. BRGSF小鼠是目前市面上免疫缺陷程度最高的小鼠模型之一

 

BRGSF小鼠免疫缺陷程度高,对各类CDX和PDX高度兼容

BRGSF小鼠是目前市面上免疫缺陷程度最高的小鼠模型之一。Rag2和Il2rg基因的敲除使BRGSF小鼠T、B、NK细胞缺失; SIRPαNOD能抑制小鼠巨噬细胞对人源细胞的吞噬作用;Flk2-/-基因的敲除使小鼠髓系细胞组分大幅减少。这种免疫系统上的高度缺陷使BRGSF小鼠对各类移植物高度兼容,移植效率高。

 

BRGSF小鼠体内CDC机制完整,可用于CDC机制的相关研究

与NOD背景小鼠不同,BRGSF小鼠为Balb/c背景,其体内拥有完整的补体级联反应,存在有效CDC机制。因此,BRGSF小鼠可用于CDC机制的相关研究,例如:对利用CDC机制清除CAR-T的药物进行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估。为了提高CAR-T疗法的安全性,Valton等人构建了一种CubiCAR-T细胞,并在BRGSF小鼠的前身--BRGS小鼠上测试了利妥昔单抗利用CDC机制对其进行清除的能力,发现CubiCAR-T能被利妥昔单抗耗尽[2]。

 

BRGSF小鼠具有较强的辐照耐受力,可用于研究需要放疗的疾病及人源化小鼠的构建

与SCID小鼠不同,BRGSF小鼠T、B细胞的缺失依靠Rag2基因的敲除,而非PrkdcSCID突变。这对小鼠的辐照耐受力有什么影响呢?Prkdc基因编码了Dna依赖性蛋白激酶(DNA-PK)的催化亚单位,而DNA-PK不仅参与了T、B细胞发育的VDJ重排,还参与了DNA双链断裂(Double strand break, DSB)的修复。我们已知辐照会造成DNA的DSB,而含有Prkdc突变的细胞由于无法有效修复其受损DNA,最终导致细胞损伤和死亡。因此,含有PrkdcSCID突变的小鼠(例如NOD/SCID、NSG、NOG、NCG等)显示出对辐照敏感,同时可能会出现自发性肿瘤。而我们的BRGSF小鼠不存在这一问题,因此可用于研究需要放射治疗的疾病,评估体内辐射治疗的效果。此外,目前使用人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 HSC)构建免疫系统人源化小鼠时,一般需要先对小鼠进行亚致死剂量辐照来破坏小鼠原有的造血系统,再移植入人源HSC。因此,我们的BRGSF小鼠也适用于构建HIS模型 (BRGSF-HIS)。

 

BRGSF小鼠应用领域

1. 疫苗研发 (如HIV疫苗[4])

2. 细胞免疫疗法(如CAR-T疗法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评估)

3. 髓系细胞发育研究 (如DC、单核/巨噬细胞)

4. CDX/PDX(如实体瘤、血液肿瘤)

5. 人源化小鼠模型的构建(如BRGSF-HIS小鼠)

 

BRGSF-HIS小鼠:人免疫系统重建小鼠

BRGSF-HIS小鼠是BRGSF小鼠经免疫系统人源化(Humanized immune system, HIS)后构建的小鼠模型,也是目前预测临床免疫反应的最佳动物模型之一。

图2. BRGSF-HIS小鼠构建策略

 

BRGSF-HIS小鼠具有所有主要的人造血干细胞分化亚群,且人源细胞长效存在,实验窗口期长

BRGSF小鼠免疫系统人源化后的小鼠模型(BRGSF-HIS)不仅有人源淋系细胞 (如 T、B、NK细胞),还有人源髓系细胞组分(如传统的树突状细胞(cDC)、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单核/巨噬细胞),且人源细胞长效存在(>1年),实验窗口期长。

 

BRGSF-HIS小鼠经Flt3-L处理可进一步促进人源髓系细胞组分(特别是DC)发育,可用于髓系细胞组分发育相关研究

Flt3-L(Fms-like tyrosine kinase3-L)可与FLK2结合,促进髓系细胞组分(特别是DC)的发育。由于BRGSF小鼠的Flk2已经敲除,FLT3-L只能与人源FLT2结合,促进人源髓系细胞组分发育。

 

BRGSF-HIS小鼠无贫血现象

此外,与NOG-EXL、NSG-SGM3等小鼠不同,BRGSF小鼠未引入过表达的人相关细胞因子。因此在HIS后,不会刺激加强人源巨噬细胞对鼠源红细胞的吞噬作用,不会出现贫血现象[3],既减少了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又延长了实验窗口期。

 

BRGSF-HIS小鼠应用领域

1. 抗体药物研发(如用能体内激活NK和T细胞的双抗来抑制肿瘤生长)

2. CDX/PDX(如实体瘤、血液肿瘤)

3. 传染病(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登革热病毒/DFV、埃博拉病毒/EBOV、巨细胞病毒/CM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人类嗜T细胞病毒/HTLV、EB病毒/EBV)

4. 疫苗研发(如 HIV疫苗)

5. 自身免疫疾病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强直性脊柱炎/AS、类风湿性关节炎/RA、系统性血管炎/SV、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