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凝胶层析法(凝胶过滤)脱盐和分离蛋白质-2

2020.9.07

(3)在开始收集洗脱液的同时检查蛋白质是否已开始流出。为此,由每支收集管中取出1滴溶液置于黑色比色磁盘中,加入1滴20%磺基水杨酸,若呈现白色絮状沉淀即证明已有蛋白质出现,直到检查不出白色沉淀时,停止收集洗脱液。

(4)由经检查含有蛋白质的每管中,取1滴溶液,放置在白色比色盘孔中,加入1滴奈氏试剂,若呈现棕黄色沉淀说明它含有硫酸铵。合并检查后不含硫酸铵的各管收集液,即为“脱盐”后的IgG。

注意:在检测时,用皮头滴管吸取管中溶液后应及时洗净,再吸取下一管,以免造成相互污染假象。

试剂和器材

(1)Sephadex G-25。

(2)0.0175mol/L,pH6.7磷酸盐缓冲液。

(3)奈氏(Nessler)试剂:于500ml锥形瓶内加入碘化钾150g,碘110g,汞150g及蒸馏水100ml。用力振荡7~15min,至碘的棕色开始转变时,混合液温度升高,将此瓶浸于冷水内继续振荡,直到棕色的碘转变为带绿色的碘化钾汞液为止。将上清液倾入2000ml量筒内,加蒸馏水至2000ml,混匀备用。

(4)20%(W/V)磺基水杨酸溶液。

(5)1.5cm×20cm层析柱。

(6)黑、白比色磁盘。

附:凝胶处理的基本操作

(1)凝胶溶胀(水化)商品葡聚糖凝胶和聚丙烯酰胺凝胶均为干燥颗粒。使用前必须水化溶胀。商品琼脂糖凝胶呈悬浮胶体可直接用,玻璃球不用溶胀。

凝胶溶胀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将所需葡聚糖凝胶浸入蒸馏水中于室温下溶胀;另一种是置于 水浴中溶胀。各种葡聚糖在上述溶胀方法中所需的时间见下表:

 

型号溶胀时间(小时)20~25℃ 分离范围(蛋白质,Mr)

G-103 至700

G-153 至1500

G-253 1000~1500

G-503 1500~3000

G-7524 3000~7000

 

必须浸泡足够的时间以使凝胶充分溶胀。两种方法中,沸 水浴溶胀不但节省时间,还可以杀灭凝胶中污染的细菌并排出网眼中气体。

凝胶溶胀后,需用蒸馏水洗涤几次,每次应将沉降缓慢的细小颗粒随水倾倒出去,以免在装柱后产生阻塞现象,降低流速。洗后将凝胶浸泡在洗脱液中待用。

一支层析柱中应该装入的干胶量可以用下法推算:称取1g所需型号的葡聚糖干胶,放在5ml量筒中,用室温溶胀的方法充分溶胀,观察溶胀后凝胶的体积。然后在层析柱中加水到所需柱床高度,将水倒出,量取柱床体积。根据1g干胶溶胀后的体积和所需柱床体积,即可推算出干胶的需要量。
(2)装柱将层析剂装入柱中进行层析的方法称柱层析法。作层析用的柱子称层析柱。层析柱有玻璃和透明塑料的两种。柱子的一端为进口,另一端为出口,出口端底部有烧结玻璃砂板或尼龙布,能阻止层析剂流出,溶剂则可流过。如果没有市售的层析柱,可以选用粗细均匀,长短合适的玻璃管,在两端塞上合适的胶塞,胶塞中插人细玻璃管,在一端放一层尼龙布为出口,即可作为层析柱使用。层析柱的长短粗细根据实验的目的而定,一般说来,凝胶层析时柱越长,分离效果越好。但柱过长,层析时间长,样品易稀释造成扩散,反而影响分离效果。柱的内径不宜较细,直径1cm以下的柱易发生“管壁效应”,即柱中部分的物质组分移动较快,管壁周围的则移动较慢,造成分离混乱。当然柱的内径也不宜过粗。

凝胶层析中,在把小分子物质(mw<1 500),如无机或其他物质与大分子物质(mw<20 000)分离时,层析柱的体积一般约为样品的4–10倍,高度与直径的比例为5:1至15:1之间。这类柱也称为“脱盐”柱,常用网孔很小的凝胶如G–25。用以将生物大分子物质彼此分开的分级层析柱,体积应为样品体积的25~100倍。柱长度与直径的比例为20:1~100:1。

装柱的操作过程如下:将层析柱垂直固定在支架上,打开柱下口开关。将溶胀好的凝胶放在烧杯中,使凝胶表面上的水层与凝胶体积相等。用玻璃棒搅匀凝胶液,顺玻璃棒灌入柱内。此时柱下口一边排水,上口一边加入搅匀的凝胶,可见凝胶连续均匀地沉降,逐步形成凝胶柱。当到达所需凝胶柱高度时,立即关闭下口,待凝胶自然沉降形成凝胶柱床。凝胶柱床一般应离柱顶3~5cm,并覆盖一层溶液。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