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华人质谱研讨会分会:蛋白质组学与药物研究新进展

2024.5.11

  2024年5月11日-13日,第八届华人质谱研讨会暨2024年无机和同位素质谱学术会议在古都西安盛大召开(点击了解)。会议首日下午的分会场3上,南方科技大学田瑞军教授、纽约州立大学 曲峻教授、长庚大学陈怡婷教授、香港中文大学陈德华教授、复旦大学乔亮研究员、北京协和药物所张金兰研究员等14名专家学者带来了精彩报告。

311274_202405120146093.jpg

南方科技大学 田瑞军教授

  田瑞军做题为“基于质谱技术的时空动态蛋白质复合物分析”的报告。化学生物学与分析化学的深度融合正为生物医学领域带来革命性的进展。通过发展先进的探针技术,我们能够更精确地抓取活细胞表面的蛋白质,为胰腺癌等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支持。同时,近程标记技术和探针自聚合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时空动态蛋白质复合物表征的标记选择性。这一领域的快速发展,为生物医学的深入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

311274_202405120146092.jpg

纽约州立大学 曲峻教授

  曲峻做题为“Micro-scaffold Assisted Spatial Proteomics(MASP)to Quantitatively Map the Distribution of 5,000-10,000 Proteins Across Whole Tissues”的报告,开发了一种名为Micro-scaffold Assisted Spatial Proteomics(MASP)的创新技术,该技术能够实现对全组织中5000至10000种蛋白质的深入、准确、精确映射。MASP结合了3D打印模具设计、先进的组织样本采集技术和量化分析工具,揭示了蛋白质在微观尺度上的空间分布,可在药物和临床前研究广泛应用。

311274_202405120145265.jpg

长庚大学 陈怡婷教授

  陈怡婷做题为“Integrated Analysis of Clinical Proteomics Reveals Clinical Significances in Renal Cancer”的报告。研究发现,肾癌组织中的蛋白质组和代谢组存在高度失调,特别是与癌症代谢相关的途径。并且,还成功验证了多种潜在的生物标志物,为肾癌的诊断提供了新的视角,有望成为一种方便、无创、快速检测的肾癌生物标志物,用于肾癌的早期诊断、精准治疗及预后评估。

311274_202405120145263.jpg

香港中文大学 陈德华教授

  陈德华做题为“Progress in the Use of Liquid Microjunction-Surface Sampling Probe Mass Spectrometry (LMJ-SSP-MS) for Analysis of Biological Samples”的报告。近年来,液滴微连接-表面采样探针质谱(LMJ-SSP-MS)技术以其高灵敏度、通用性和环境电离特性,为蛋白质/肽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他介绍了LMJ-SSP-MS在生物样品分析中的最新进展,包括高通量氢/氘交换质谱(HDX-MS)工作流程的优化、液-固接触电化学诱导肽氧化的研究,以及油包水微滴在HDX-MS方法中的应用。

311274_202405120145261.jpg

SCIEX中国 吕辰产品经理

  吕辰做题为“极速赋能|高通量分析先行者 SCIEX 全新一代 Echo MS+”的报告。该系统秉承高速声波液滴激发技术 (AEMS) 和开放端口接口技术 (OPI),同时创新自动清洗功能提升仪器耐用性。在质谱端延续兼容高端三重四极杆质谱SCIEX Triple Quad™ 6500+ 系统,同时拓展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SCIEX ZenoTOF® 7600 系统。多样质谱选择可进一步拓展高通量筛选应用范畴,提供精确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

311274_202405120146091.jpg

复旦大学 乔亮研究员

  乔亮做题为“基于深度学习的质谱数据解析及其在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的报告,他介绍了基于深度学习的质谱数据解析在蛋白质组学中的创新应用,阐述了通过深度学习精准预测非后修饰、磷酸化及糖基化肽段的质谱性质,进而构建预测谱图库,用于DIA数据的高效解析。这一方法不仅简化了实验流程,还显著提高了蛋白覆盖度。此外,乔亮还提出了利用深度学习预测信息辅助DDA搜库结果重打分,有效提升了多肽和蛋白的鉴定度,为磷酸化位点定位提供了更准确、更敏感的方法。

311274_202405120146095.jpg

北京协和药物所 张金兰研究员

  张金兰做题为“灯盏乙素靶向线粒体 PDK2-PDC 调控线粒体代谢机制研究”的报告。灯盏乙素作为一种具有潜力的药物成分,能够显著改善慢性病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线粒体功能,对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具有重要价值。通过调控PDK-PDC轴治疗神经损伤和认知障碍为基于线粒体PDK2靶标的神经保护药物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311274_202405120146096.jpg

中科院上海有机所 张耀阳研究员

  张耀阳做题为“基于多维蛋白质组学的药物新靶点发现及作用机制研究”的报告。药物靶点的研究对于理解药物作用机制、发现新药物及老药新用至关重要。通过多维蛋白质组学技术,能够全面揭示药物与生物体内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进而鉴定出药物的作用靶点。团队在雷帕霉素和阿司匹林等药物靶点发现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这些发现不仅增进了对药物作用机制的理解,也为新药研发提供了新策略。

311274_202405120145264.jpg

北京师范大学 高友鹤教授

  高友鹤做题为“尿液除了早期标志物还能做什么?”的报告。尿液作为一种简便易得的生物样本,不仅能在疾病早期提供重要的生物标志物信息,早于血液和病理检测,甚至在疾病还未在病理上显现时就能捕捉到疾病的迹象。通过尿液分析,我们能够更早地识别出疾病的风险,为患者提供更早的干预和治疗机会。此外,尿液研究还有望为疾病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推动医学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311274_202405120150571.jpg

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 邵心阳

  邵心阳做题为“应用于高异质性蛋白结构分析的超分辨非变性质谱”的报告。通过超分辨非变性质谱技术,科学家们能够更精确地解析复杂蛋白结构,包括糖蛋白等复杂生物分子的糖基化修饰,从而提高了分辨率和准确性。他还强调了未来在质谱技术方面的挑战和机遇,包括如何进一步提高分辨率、降低噪音干扰、提高数据解读能力等。

311274_202405120145266.jpg

中山大学 李惠琳教授

  李惠琳做题为“基于 Native Top-Down MS 技术的实时酶反应全程监控”的报告。蛋白酶分子改造在现代绿色化工、生物能源和医药等领域具有巨大潜力,但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为了克服这些挑战,团队整合了从一维到四维的结构质谱技术,特别聚焦于非变性自上而下质谱(Native TDMS),该技术以其灵敏、快速和低样品消耗量的特点,为解析蛋白高级结构提供了有力工具。

311274_202405120145262.jpg

北京大学 白玉教授

  白玉做题为“单细胞多维度质谱流式分析平台及应用研究”的报告,强调了单细胞多组学研究的重要性,并指出质谱技术在从代谢物和蛋白质层面深入探索单细胞表型方面的优势。面对技术上的挑战,白玉和他的团队致力于开发单细胞多维有机质谱仪,旨在提高检测灵敏度和吞吐量,同时降低成本,实现高效且经济的单细胞分析。此外,他们还关注环境质谱分析平台,期望在更广泛的领域应用这一技术,为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带来新的突破。

311274_202405120145267.jpg

美国国立研究院老年病所 齐悦组长

  齐悦做题为“Proteogenomic Analysis Reveals Molecular Biomarkers of TDP-43 Mislocalization in FTD/ALS”的报告,探讨了蛋白质组学在揭示额颞叶痴呆(FTD)和肌萎缩侧索硬化(ALS)中TDP-43蛋白错误定位分子生物标志物方面的应用。面对目前大规模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存在的挑战,如复杂样品制备、重复性差、样本间差异大及信息学工具不足等,新的突破为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311274_202405120146094.jpg

香港理工大学 张东博士后

  张东做题为“Conformational Dynamics of SARS-CoV-2 Variant RBDs and their Interactions with ACE2: Insights Revealed by HDX-MS”的报告。通过利用氢氘交换质谱(HDX-MS)技术,深入研究了SARS-CoV-2病毒变异体中的受体结合域(RBDs)的构象动力学及其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的相互作用。这些发现不仅揭示了病毒变异对宿主细胞受体识别的影响,也为未来抗病毒药物的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