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粪便检验及进展浅谈(一)

2021.4.27

粪便是由未消化的食物、经消化后未吸收的食物残渣与消化系统分泌物、消化道粘膜脱落物以及微生物、寄生虫等组成的混合物。进行粪检验可以获得被检者消化系统功能、病理变化以及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等广泛的信息,具体来说,进行粪检验,一可以了解消化道及通向消化道的肝、胆胰等器官是否有梗阻、炎症和出血等情况;二可以筛选和诊断消化道恶性肿瘤;三可以粗略判定胰腺的外分泌功能;四可以诊断消化系统的某些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

第一节 粪便常规检验方法回顾

 一、目视检查

在某些疾病情况下,粪便的颜色、性状等有特定的显著改变,这些肉眼可见的显著变化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如在胆道梗阻时,粪便因缺乏胆色素而呈白陶土样灰白色;上消化道出血时,大便可呈柏油样黑而具有特殊光泽;在霍乱、副霍乱时,大便呈米泔水样;在阿米巴肠炎时,大便往往带有果酱样的脓血;在肿瘤等导致下消化道出血或痔疮出血时,大便往往带有鲜血。另外,消化不良时,粪便含较多未消化的食物残渣;蛔虫、绦虫等寄生虫感染时,有时能从粪便中看见虫体。

二、显微镜检查

借助普通光学显微镜,我们可以检出粪便标本中的脂肪小滴、血细胞、真菌、某些寄生虫和寄生虫虫卵等病理成分有。发现脂肪小滴增多提示有肠蠕动亢进、腹泻或胰腺外分泌功能减退等可能;发现大量脓细胞或白细胞,提示有菌痢等感染性肠炎;发现大量红细胞和极少量白细胞,多提示为下消化道出血或痔疮出血;发现大量真菌可以确诊真菌性肠炎;发现寄生虫或虫卵可以确诊该寄生虫感染。通过电子显微镜,我们还可以检出粪便标本中的某些病毒体。

三、粪便的化学检查

常规的粪便化学检验主要包括粪便隐血实验和胆红素及其衍生物检验。隐血实验主要用于消化道出血的诊断。胆红素及其衍生物检验可用于严重腹泻、消化道菌群大量抑制、胆道梗阻以及溶血性疾病的辅助诊断实验。

四、大便致病菌检验

人类的肠道中有大量种类繁多的微生物,其中绝大部分是不致病的如:各种厌氧菌、大肠埃希氏菌和肠球菌等,只有少部分为致病微生物。大便的细菌学检验常规的目的就是从这些大量的微生物中分离出致病菌。

1.霍乱弧菌检验。霍乱在我国《急性传染病管理条例》中列为“甲类”,其发病急,病程进展快,因此要求快速、准确报告。临床上往往根据霍乱弧菌在革兰氏染色中的形态及特殊的“鱼群样”排列,在暗视野下的快速运动及相应抗血清的制动实验等进行快速的初步报告,再进行分离培养、鉴定来确诊。

2.其他致病菌分离培养。目前已认识到的能从粪便中发现的病原微生物达数十种之多,如沙门氏菌属、志贺氏菌属、酵母菌以及致病性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等。要从大便标本的大量菌群中分离这几十种致病菌,检验科一般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如SS琼脂、GN增菌液、麦康凯琼脂等。但是目前没有一种能用于所有致病菌的选择培养基(事实上很难或不可能作到),因此临床上往往采用多种选择性培养基联用以提高检出率。

五、其他大便检验

1.大便的病毒检验

目前研究最多的是轮状病毒和甲型肝炎病毒的检验。有研究报告指出轮状病毒是我国婴幼儿秋冬季节流行性腹泻的主要致病病原,由于这种腹泻没有特征性的病变指标,从大便中检出轮状病毒就是重要的诊断依据。而粪便中甲肝病毒的检出则是该病人具有传染性的可靠依据。由于病毒体积微小、生命形式不完善,这使得普通显微镜和无生命培养基在病毒检验中无用武之地。可用的检验方法有:血清学方法、电镜观察与分离培养(用动物接种、组织培养、细胞培养等)等。临床上往往采用免疫学方法进行快速诊断,且准确性和灵敏度都较高。电子显微镜或分离培养的方法比较费时、费事,往往在研究中采用。

2.大便寄生虫检验

在目视检查和显微镜检查中,已经有大部分寄生虫感染能被检出。但是,由于虫卵和虫体在粪便中的分布高度不均一,使得目视检查和普通的涂片镜检结果重复性很差。在高度怀疑寄生虫感染的病例,应采用集卵法以及虫卵孵化实验等以提高检出率和重复性。

3.大便的脱落细胞检验

在下消化道肿瘤时,肿瘤表面细胞会脱落并随粪便排除,在粪便中发现肿瘤细胞可以确诊某些下消化道的肿瘤。但是,由于肿瘤细胞的脱落具有随机性,且细胞量很少、取材难,因而检出率不高。另外,上消化道肿瘤的脱落细胞由于经过胃肠道的消化作用,难以被检出。这使得用常规的方法进行大便脱落细胞检验的实用意义不大。

总的来说,大便检验的很多方法都已经很成熟和规范化、规程化。相关的检验操作及检验结果的临床意义请参见《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以及有关教材。本章主要介绍目前一些比较新的检验方法在大便检验中的应用及所带来的诊断意义。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