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案例解析 | 抗病毒生物大分子制药治疗(三)

2021.2.22

No.4靶向膜融合的广谱抗病毒多肽研究

 

作为动物来源的病毒,冠状病毒因其多样性,较高的传播能力和进化能力限制了单一的靶向疗法的临床应用。因此,从长远角度来看,能作用于多种冠状病毒的新型广谱抗病毒药物,会成为抗击流行性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终极武器。相较于高度变异的受体结合区(Receptor-binding domain, RBD),病毒膜融合涉及的Heptad repeat (HR)区高度保守。同时膜融合也是病毒感染和复制重要的功能性过程。因此,该区域成为了抑制性多肽的研究重点。靶向冠状病毒的膜融合过程,来自于复旦大学的研究团队研发出广谱多肽抑制剂EK1,为抗击冠状病毒和类似病毒提供了新的大分子治疗策略[7]。

 

2020313135021681.jpg

 

冠状病毒可通过胞内体膜融合途径(Endosomal pathway)或/和细胞表面胞浆膜融合途径(Non-endosomal pathway)进入细胞。病毒通过结合宿主细胞受体激活其S2亚基的HR1和HR2区,互相结合形成对膜融合至关重要的6-HB(Six-helix bundle)结构。

 

2020313135034148.jpg

冠状病毒的膜融合过程和竞争性多肽工作机制,图片源自参考资料7。

 

鉴于此,研究人员以多种冠状病毒的保守HR区为模板,合成HR1和HR2区来源的多肽(HR1P和HR2P)用于竞争。通过过表达技术,研究进一步建立靶向多种冠状病毒的细胞细胞融合实验,系统性筛查HR1P和HR2P对细胞融合的抑制。结果显示由OC43株来源的HR2P具有广谱且强效的抑制融合能力。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通过引入氨基酸和突变等方法,进一步优化多肽的可溶性和成药性。所获得的多肽EK1,在进一步的一系列体外检测,包括细胞细胞融合实验,假病毒法,Blam-Vpr法和活病毒增殖能力检测中,都表现出强效的广谱抗病毒能力。

 

202031313516939.jpg

细胞细胞融合实验,过表达病毒S蛋白并带有GFP信号的293T细胞为作用细胞,Huh-7为靶细胞,图片源自参考资料7。

 

除了可以用于免疫缺陷和老年患者外,多肽类药物的另一优势是支持非侵入性鼻腔给药,适合用于靶向呼吸道的病毒感染。因此,检测鼻腔给药下的EK1的体内分布非常重要。基于活体成像技术,研究观察到Cy5荧光标记的EK1可广泛分布于整个呼吸道中,并集中在肺部。此外,一些肺外的器官,包括肝脏、肾和脾,都能检测到EK1的分布,表明EK1可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和其他脏器中。因此,EK1还可能作用于由冠状病毒导致的系统性或多器官感染。在OC43和MERS感染小鼠模型上,EK1均表现出强力的抗病毒能力,有效抑制了因感染带来的体重减轻和死亡现象。从体外到体内的多方面安全性评价表明通过鼻腔给药的EK1是低免疫原性,安全的治疗策略。因此,EK1是一个新型、有潜力的广谱抗冠状病毒药物,值得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2020313135156934.jpg

上:基于活体成像检测鼻腔给药下Cy5标记的EK1在小鼠体内的分布;小动物活体成像检测基于IVIS平台。下:EK1处理对模型鼠死亡率、体重和病毒滴度的影响,图片源自参考资料7。

 

总结

 

通过上述四个案例,我们总体介绍了靶向病毒段的大分子疗法的研究流程和关注点。助力此类治疗方法的研发,珀金埃尔默提供成熟的整体应用解决方案。针对携带萤火虫报告基因的假病毒研究,我们提供全面、配套的涵盖化学发光试剂,微孔板和高通量检测平台的解决方案。对于基于慢病毒包装系统的假病毒,我们还可以提供p24检测解决方案,用于快速衡量病毒的感染能力。此外,基于成像平台的解决方案,我们还可以分析短程和长程的复杂亚细胞活动,例如由病毒介导的膜融合过程。在血清和抗体的筛查和分析中,强大的高内涵解决方案能最大程度发挥表型筛选的优势,发现具有中和能力、安全的潜在抗体。同时,ADCC,作为关键的抗感染抗体工作机制之一,也是我们的主要应用关注点。针对ADCC的检测,我们提供金标准、灵活的放射和非放射解决方案,助力抗体类药物的深入评价[8]。最后,在临床前动物研究中,除了中和检测外,我们提供覆盖功能到结构的活体成像解决方案,助力病理检测、药物分析和药效评价等核心工作。

 

参考文献

 

1. 药物机制解读 | “人民的希望”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Remdesivir)https://mp.weixin.qq.com/s/MyJO1XjkD6uQAgsoMFTxEw

2. Wang L, et al. Evaluation of candidate vaccine approaches for MERS-CoV. Nat Commun. 2015 Jul 28;6:7712.

3. Luke T, et al. Human polyclonal immunoglobulin G from transchromosomic bovines inhibits MERS-CoV in vivo. Sci Transl Med. 2016 Feb 17;8(326):326ra21.

4. Thomas Luke, et al. Fully Human Immunoglobulin G From Transchromosomic Bovines Treats Nonhuman Primates Infected With Ebola Virus Makona Isolate. J Infect Dis. 2018 Dec 15; 218(Suppl 5): S636–S648.

5. Ying T, et al. Junctional and allele-specific residues are critical for MERS-CoV neutralization by an exceptionally potent germline-like antibody. Nat Commun. 2015 Sep 15;6:8223.

6. Fei Yu,et al. A potent germline-like human monoclonal antibody targets a pH-sensitive epitope on H7N9 influenza hemagglutinin. Cell Host Microbe. 2017 Oct 11; 22(4): 471–483.e5.

7. Shuai Xia,et al. A pan-coronavirus fusion inhibitor targeting the HR1 domain of human coronavirus spike. Sci Adv. 2019 Apr; 5(4): eaav4580

8. DELFIA经典技术应用于单抗研发及细胞治疗——AD0116细胞杀伤专题之ADCChttps://mp.weixin.qq.com/s/0lkBdDHL5MFIyoeoFV4wWQ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