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流体验”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1-19 10:33:46

  研究生扩招以后,很多研究生并不是因为对科学研究抱有浓厚的兴趣、期望成为科研群体的一员来求学,而是迫于就业不易的压力、满足报考公务员的门槛要求、不愿过早独立面对社会等多种原因选择了继续深造。因此,这些学生在研究生学习阶段,导师很难激发他们的科研热情。导师面临的一个极为尖锐的问题是:如何提升研究生的科研积极性?

  要想提升研究生的科研积极性,导师必须要让学生在从事科研的过程中逐渐体会到“流体验”。所谓“流体验”,也叫“心流体验”,源自英文flow,这一概念是由积极心理学家米哈里·齐克森米哈里提出的,是指一个人较长时间集中精力并获取幸福感的状态。当一个人拥有“流体验”时,会忘我地工作,完全沉浸于正在完成的任务,忘记外面的世界,时间在不知不觉中很快就流逝。

  每个人都应当曾经体验过“流体验”,因为日常生活中很多活动都能带给人“流体验”,只是不同的活动所能产生的“流体验”频率和强度各有不同。根据西卡森特米哈伊(Csikszentmihalyi,1997)的研究成果:唱歌、踢球、电脑游戏等业余爱好最能带给人“流体验”,学习、科学研究、工作等也属于较容易产生“流体验”的活动,而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等则几乎不产生“流体验”。根据这一研究结果,可以解释部分研究生的生存状况和心理状态:一部分研究生的“流体验”只来源于电脑游戏,因为他们本来就只想拿个文凭,对科学研究毫无兴趣,天天注重业余爱好带给自己的享受,加上导师实施“放养式”教学,电脑游戏成为打发时间的最佳选择;一部分研究生由于缺少科研能力,对导师安排的工作任务难以完成,“债多不愁”的心态使其对很多事情都抱持无所谓的态度,他们的生活较为枯燥,成天窝在宿舍睡大觉,当宅男,而这些活动如前所述,带不来任何的幸福感;而绝大部分的研究生,承担着繁重的科研工作,是科学研究的主力军,科学研究对他们的影响各异,他们中有的乐此不疲,有的得过且过,有的甘之如饴,有的痛不欲生。同样是从事科学研究的研究生,为什么在“流体验”方面会存在如此大的差别呢?

  这是因为,很多研究生在参与科研工作的时候,常常遭遇非“流体验”。非流体验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

  一是分离体验,即科研工作者的研究能力大大超过了所面临的挑战,完成科研任务的过程缺少创造性,仅仅是一种简单重复劳动。例如,一个文字处理软件运用娴熟的研究生,被迫每天对大量的文档进行排版,这必然造成他在思想上逐渐产生懈怠情绪,其厌倦感与日俱增。再如,很多研究生在完成工作任务时,常常运用“复制+粘帖”式的简单方法对其他研究者的学术成果进行不规范使用,尽管研究生的能力足以应付这些工作,其完成任务时也有轻松感,控制力度也较强,但这样做不仅在学术上存在失范的道德风险,而且长此以往,研究生渴望自我实现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压抑,逐渐沦为迫于外在目的而缺少自我创造的“工具性”人才。

  二是茫然体验,即科研工作者的研究能力不足以应付所面临的挑战,科研成果迟迟无法获得或者达不到规定的质量要求,导致研究者信心丧失,产生自暴自弃的冲动。这种情况在低年级的研究生身上比较普遍。由于低年级学生在学术能力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而导师所要求的科研工作任务完成质量较高,二者之间的落差增加了研究生的不安情绪,其焦虑感长期挥之不去。例如,一个新入学的研究生,导师要求他针对某一小问题,高质量地完成一篇囊括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的综述性论文,这对不擅长于阅读英文文献的学生而言就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工作。一旦学生在知识结构和智能优势方面都存在完成这一任务的短板,孤立无援、不知所措的主观体验将占据上风。

  三是冷漠体验,即虽然科研工作者的研究能力和所面临的挑战相匹配,但是由于此时的挑战处于较低层面,工作缺少真正的挑战性,所以很难激发成就感。例如,导师安排学生去机场接送客人、收发信件、寄送材料等,都属此类。研究生大多具备了完成这些事情的能力,但是如果天天只做这些迎来送往、没有多少科技含量的事,研究生难免不会产生已沦为“勤杂工”的念头。

  研究生要想在科研工作中产生真正的“流体验”,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必须与其面临的挑战相匹配,二是其所面临的挑战必须处于一般水平之上。能级匹配确保了研究生在完成科研任务时较少出现分离体验和茫然体验,而工作任务的极具挑战性防止了冷漠体验的发生。


TAG: 研究生科学研究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