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公众关注食品安全领域形成5大焦点

2015.6.11

  近年来,食品安全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2011年,全国两会期间涉及食品安全的提案占到12.5%。另有数据显示,82%的公众高度关注食品安全。记者针对食品安全领域中的科技创新、风险交流、国际经验、可追溯及科学普及等多个公众关注的焦点,采访了业内权威专家。

   焦点1

   科技创新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表示,2014年规模以上食品企业创造10.89万亿元产值,保持了8%的增速,这是中国食品工业增速首次下跌到个位数。就整体形势而言,中国食品工业已经连续3年增速下跌,正面临着近30年来最艰难而相对漫长的转型。其中,最重要的转型,就是食品行业逐渐从以“价格战”为主的终端竞争,转向以诚信与创新为主的品牌竞争、以产业链安全为主的价值竞争,食品安全已成为产业竞争力的根基。孟素荷分析,2014—2015年中国食品安全面临的主要风险与挑战表现在原料污染、造假、外源性风险加大、科普力度薄弱。据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跟踪调查显示,自2012年以来对中国食品安全的关注点,已开始从中间部分向前端发力,涉农企业成新一轮被舆论关注的“高危群体”。如何确保原料安全和品质成为中国食品工业的重大课题之一,全产业链构成是实现食品安全的重要基础。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胡小松表示,在食品工业技术发展中,产学研结合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食品企业应利用产学研结合,注重企业的创新和研发等软实力建设。胡小松提出,目前,食品企业侧重于注重大楼、工厂、现代化的设备、检测技术等硬实力,而对于创新和研发投入等软实力则不够重视。

   焦点2

   风险交流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陈君石谈到,2009年发布的食品安全法,规定了国家实施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进行风险监测。从2009年至今,我国已开展了很多项风险评估,在风险管理中发挥了作用。2015年4月发布的新食品安全法,至少有5项涉及风险交流的条款,再次强调了风险交流的重要性。

   在前不久举办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上,国家卫计委食品司司长苏志指出,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在构建风险评估体系、完善风险评估制度、夯实风险评估基础、开展科学风险评估和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置、服务于食品安全标准制定修订和风险交流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2015年,专家委员会和秘书处要继续加强风险评估基础性研究,进一步提高风险评估能力、充分发挥作为食品安全风险管理和风险交流的科学支撑作用。

   焦点3

   可追溯

   食品安全离不开全产业链控制,而实现全产业链的安全可追溯系统的建设不容忽视。新食品安全法也对可追溯技术作了专项表述。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院长王守伟表示,我国肉类食品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是肉类生产集中度和工业化程度还比较低,肉类质量和安全控制技术相对落后及兽药残留严重等多重问题,要解决上述问题,就要从多方面入手,即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细化责任领域;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立统一开放的标准获取平台;完善认证认可制度;完善食品安全追溯与召回制度;完善预警机制、风险监测与评估机制;建立、健全信息披露机制和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强化科技在食品安全中的地位与作用等。

   北京市粮食科学研究院院长贾健斌表示,粮食质量安全保障须从“地头”抓起。贾建斌指出,食品安全前端的源头问题较为突出,只有安全的原料,才可能生产出安全的食品。目前,许多发达国家的政府机构和消费者都要求建立食品供应链的可追溯机制。稻谷(大米)可追溯系统是落实食品安全从农田到餐桌体系的重大举措之一。北京市粮食科学研究院与京粮集团旗下古船米业有限责任公司强强联手,建立宁夏大米可追溯体系,从选种、种植、加工、仓储到销售各个环节的信息全程记录,实现了宁夏大米二维码可追溯标签的应用。

   焦点4

   公众科普

   公众科普是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被调查的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科普重要性的态度十分明朗:认为科普很重要的占80%。长期以来,我国并未形成有效的食品安全科普资源创作机制,科普资源始终比较匮乏。这也使得众多的消费者将目光转向一些吸引眼球的书刊或者报道,但往往这些书刊或报道缺乏准确性和公正性。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秘书长邵薇认为,食品安全科普工作应坚持四个结合:投入上——国家投入与提升自身造血功能相结合;方式上——日常科普与应急科普相结合;渠道上——传统媒体与现代新媒体相结合;资源上——国内科普信息与国际成功经验相结合。

   焦点5

   国际经验

   荷兰皇家菲仕兰的乳品产量约占荷兰总产量的80%,是全球五大乳企之一,它的产业链安全和控制代表着荷兰在乳业,乃至食品行业的安全管理体系,对中国食品安全产业链建设有着重要参考价值。荷兰皇家菲仕兰大中华区高级副总裁杨国超告诉记者,安全的食品是生产出来的,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体系和自律对食品安全工作至为关键。要建立“从牧场到餐桌”全产业链经营的理念,控制从草场到乳产品的整个产业链,确保从牧草、饲料、奶牛卫生到乳品加工和销售各环节的产品质量和安全。同时,在菲仕兰公司,奶农既是公司的老板也是奶源的生产者。公司和奶农结成利益共同体,同时对奶农提供技术培训和执行严格的管理制度,全方位地确保奶源安全和最终产品的品质。另外,菲仕兰公司建立发展了“星球计划”全面品质控制管理体系,还与政府监管机构、行业协会、大学研究机构等紧密合作,形成“金三角”关系,促进企业提升食品安全水平。菲仕兰公司“星球计划”规定,到2020年,将奶牛临床乳腺炎的发生率从25%减少到15%;将临床蹄病的发生率从25%减少到10%;提高对抗生素的认识,减少耐药性。

   金光食品中国总裁周志毅介绍,30年来,人们的生活质量发生了重大变化,消费者的需求已从过往的温饱、小康,迅速改变为追求健康营养与食品安全。启用新科技的产品创新、严选高端的优质食材、执行严谨的生产质量把关,并为消费者创造更多健康营养和愉悦美味相结合的趋势产品,将是食品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制胜关键。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