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解“毒”食品安全风险 2017CIFSQ特色报告集锦

2017.11.03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7年11月2日,由国际食品保护协会主办的2017中国国际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会议专题讲座在北京新云南皇冠假日酒店拉开帷幕,讲座现场座无虚席,国内外知名教授纷纷展示食品安全最新国际标准和最新研究进展。除了精彩的大会报告以外,会议还分为8个分会场的专题讲座,包括:全球统一化学品于食品中风险评估原则与方法;食品过敏原:检测、管理与预防;快速检验与检测的新方法和解决方案/食品行业的快速检测方法;食品掺假漏洞的评估、预防与分析检测;下一代食品化学风险评估的方法;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更新与培训;食品可持续发展,营养与食品安全挑战全球论坛;预测微生物学和风险评估。分析测试百科网编辑参加并整理出以下特色报告。

专题讲座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风险监测一室主任 杨大进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风险监测一室主任杨大进主要围绕“中国食源性过敏源监测设想”跟专家学者们分享了专题报告。报告分为国际监管现状、国内监管现状、监管工作需求、国内监管设想、国内监测设想五个方面。CAC涉及食品中过敏源原标识的标准主要有:《预包装食品通用标签规则》、《麸质不耐受人群特殊膳食标准》、《重组DNA植物食品安全评估准则》和《使用重组DNA微生物技术的食品安全评估技术准则》。全面分析了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关注的食源性过敏源品种、监管措施以及成效,中国当前在食源性过敏源研究和控制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今后中国应重点关注的过敏源品种,发现风险的手段以及适用的监管措施,同时提出今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在发现和控制过敏源方面应发挥的作用。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毒理室主任 贾旭东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毒理室主任贾旭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毒理学技术。在国内,对食品中的化学物质进行毒理学安全性评价主要是基于食品安全国际标准《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共包括20个毒理学检验方法,其中只有5个体外试验,也就是说,中国所有食品相关产品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都需要开展动物试验。目前尚没有任何新的替代方法获准应用于评价食品。然而,贾旭东研究组正在开展一系列食品毒理学替代方法方面的研究,比如利用斑马鱼和线虫建立模式动物模型,构建胚胎干细胞和其他人源性细胞模型,以及其他新的方法和理念如TTC,AOP和交叉参照等。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 陈君石

   陈君石是我国食品毒理学学科的创始人之一,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营养和食品安全专家。陈君石顾问针对发展中国家对于国际化学风险评估指导意见的看法展开了演讲内容。化学物风险评估国际协调指导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是一个及时而重要的问题,发展中国家:

  • 努力改进和更新基于风险评估的国家法规和标准;

  • 在食品法典委员会会议中扮演更积极的角色;

  • 面对更多的国际贸易问题。

  化学物风险评估能力建设对于发展中国家应对上述需求和挑战至关重要。国际协调指导对于能力建设非常重要,发达国家应在国际协调指导和组织培训及信息交流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副主任 钟其顶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副主任钟其顶表示随着我国生活消费水平提升,高附加值食用油得到快速发展,然而经济利益驱动下食用油掺假屡见不鲜,尤其在高附加值橄榄油、花生油等。不同品种和产地的植物压榨的食用油中的甘油三酯主体成分的碳(13C/12C)、氧(18O/16O)和氢(D/H)的稳定同位素比值存在一定差异;通过碱将甘油三酯水解成甘油和不同碳链的脂肪酸,采用稳定同位素质谱实现对食用油中的甘油的碳(13C/12C)和氧(18O/16O)稳定同位素比值准确测定;通过橄榄油、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等系列食用油,采用食用油中碳(13C/12C)和氧(18O/16O)实现对来自木本和草本植物的食用油准备区分。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技术总师、卫生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重点实验室主任 吴永宁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技术总师吴永宁介绍了EU-China Safe项目-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中欧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他表示中国已经加入欧盟地平线2020,中国政府间国家合作专项联合资助项目。涉及合作协议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欧洲共同体科学技术合作协定》、《第十七次中欧领导人会晤联合声明》、 《中欧科技合作指导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纪要》。领域方向:农业(含食品)、生物技术、信息通信技术、空间、航空、能源、健康、交通、水资源、节能减排先进制造、新材料、可持续城镇化。拟支持项目数:40-60个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陈颖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陈颖带来了新形势对跨境食品安全提出了新要求的报告。其中包括“一带一路”战略,进口促进战略,新食品安全法的实施。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对跨境食品安全提出了新挑战。跨境电商的兴起、自贸区的设立和新技术的应用几个方面进行了展开阐述。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卫生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重点实验室学术秘书 李敬光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李敬光目前从事食品安全和环境卫生问题,特别是在化学物质的风险评估以及POP膳食暴露的生物监测研发方面。作为主要研究者,他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以及中国高新技术项目(863计划)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现有一些方法,常用来评估实验室的能力。自2005以来,超过十年了,中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CFSA)每年都参加的一次规模最大的国际实验室间的研究。基于这些实验室的研究结果令人满意,中国已经成功地实现对二恶英和多氯联苯的监测。

  清华大学浙江长三角研究院博士后 吴頔

  吴頔以大米欺诈作为重要研究内容,提出了在世界范围内,大米的品种超过40000种,每年亚洲国家作为水稻的主产地,出产全世界超过97%的大米。而中国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大米消费市场,却同时也是大米掺假的最大受害国,因此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刻不容缓。经讨论商议后,决定由各方共同携手进行开发,建立与完善方法工具箱,以使其能够通过数据融合,独立或联合进行真实性筛选。该方法将兼顾基于实验室操作和便捷式的需求,其中所应用的技术包扩如下:

  DNA系列分析-由CAIQ完成

  质谱检测技术-由ZJTH和QUB协作完成

  IRMS同位素比值质谱-由CNIF完成

  光谱检测方法(包括NIR与FT-IR)-由QUB完成

  最终期望通过该工具箱与数据库的建立,能够为真实性筛选提供科学依据与数据支持,帮助管理部门制定相应政策的同时提振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

美国马里兰大学营养与食品科学系教授俞良莉(左)、清华大学浙江长三角研究院博士后吴頔(中)、卫生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重点实验室主任吴永宁合影(右)

分析测试百科网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