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甲磺酸托烷司琼片的药理毒理及药代动力学

2023.8.21

  药理毒理

  药理作用 本品是一种外周神经原及中枢神经系统5-羟色胺3(5-HT 3)受体的高效、高选择性竞争拮抗剂。某些物质包括一些化疗药可激发内脏粘膜的类嗜铬细胞释放出5-羟色胺(5-HT),从而诱发伴恶心的呕吐反射。本品能选择性地阻断该反射中外周神经原突触前5-HT3受体的兴奋,在中枢神经系统内,本品对调节传入最后区的迷走神经活动的5-HT3受体可能有直接作用。 毒理研究 重复给药毒性:大鼠和Beagle犬连续28-30天重复给药(途径与临床相同,6天为一周期,第1天静注,第2-6天口服)的安全剂量分别为1.5mg/kg/日和12.5mg/kg/日。大鼠剂量增至6mg/kg/日,可见淋巴系统器官内淋巴细胞增生;Beagle犬剂量增至5mg/kg/日,可见轻度、短暂的流涎、恶心呕吐、无力、活动减少等症状,未见其它毒性反应。 遗传毒性:经口给予本品12.5-200mg/kg对小鼠骨髓微核无明显影响,体外高浓度也未见染色体畸变和致突变作用。 生殖毒性:动物生殖毒性试验提示本品有潜在胚胎毒性,尚不清楚本品是否可进入乳汁中,因此妊娠和哺乳期妇女不应使用本品。

  药代动力学

  甲磺酸托烷司琼口服血浆药时曲线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吸收半衰期约30分钟,达峰时间(t max)约为2.5小时,口服6mg时,其高峰浓度(C max)约为20ng/ml,消除半衰期(t 1/2β)约为10小时;连续5天口服24mg,药物在体内的处置没有改变,血浆中的药物也没有出现蓄积作用。绝对生物利用度约76%。表观分布容积(V)约为350升。蛋白结合率约71%。 甲磺酸托烷司琼的代谢主要是吲哚环上5、6和7位的羟化,再进一步形成葡萄糖醛酸和硫酸的结合产物,最后经尿或胆汁排出(代谢物经尿和粪排出比例为5:1)。代谢物对5-HT3受体的作用极弱,故不呈现药理作用。代谢正常者的消除半衰期(β相)约7~10小时,在代谢不良者中,该值可能延长至45小时。本品的总体清除率约为1升/分钟,其中经肾清除的约为10%。在代谢不良的患者中,尽管经肾清除的比例不变,但总体清除率却降低为0.1-0.2升/分钟。这种降低可导致消除半衰期延长约4-5倍、AUC值提高5-7倍,而C max和分布容积却与正常代谢者无显著差别。在代谢不良者中,经尿液排出的药物原型比例较代谢正常者大。 在剂量超过10毫克、每天二次的多天用药期间,参与本品代谢的肝酶系统的代谢能力可达饱和,并可造成本品血浓度的剂量依赖性增高。然而,即使在代谢不良者中,这类剂量所产生的血药暴露仍属可较好耐受的水平。因此,如果采用5毫克/天、共六天的给药方案,不必担心药物的蓄积作用。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