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一例鼻腔额外牙病例报告

2022.3.28

病例报告


患儿,男5岁,半年前不明原因出现右侧鼻腔鼻塞,伴脓涕、味臭,间断性出血于2015年8月1日来我科门诊就诊。门诊以“鼻腔异物”收入住院。


体检


左侧鼻腔通畅右侧鼻腔距鼻前庭约2.0 cm处见一类圆形肉芽样新生物,堵塞总鼻道;右侧硬腭膨隆,乳牙20颗,排列整齐。鼻内镜检查考虑为鼻腔额外牙(图1)。


1648453290680567.png


图1 鼻内镜检查 右侧鼻腔距鼻前庭约2cm处可见鼻腔额外牙


鼻窦CT并三维重建示


上颌骨偏右侧,右侧上颌窦下方见一类圆形膨胀性骨质破坏区,边界清晰,局部骨皮质断裂、缺损,其内散在斑点及结节样高密度影,病灶上方见一牙齿影自上往下生长,考虑鼻腔额外牙(图2)。


1648453291429149.png


图2 扫描图示右侧鼻腔额外牙,可见牙髓结构(箭头) 2a:冠状位;2b:矢状位


追问无家族史。排除手术禁忌证,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鼻内镜下将鼻腔额外牙取出。术中采用血管钳夹住鼻腔新生物突出部,左右轻晃摇动后拔出。术中取出牙齿一颗大小约(图3);并切除其周围增生的肉芽组织。


1648453291949921.png


图3 术中取出的鼻腔额外牙 长约2cm


术后病理检查报告示


牙,炎性肉芽组织。出院诊断:鼻腔额外牙。术后1周及1个月复查,鼻腔通畅,无流脓涕,鼻底创面愈合。


讨论


以鼻腔、牙等关键词索引,中文采用万方数据库,英文采用PubMed,选取自2000年1月至今的高质量文献,其中英文15篇,中文6篇(表1)。22个病例报道了22颗牙。诊断出异位牙或额外牙的年龄为6~61岁,95%的病例都呈现伴随的临床症状。左右侧鼻腔及男女性发病无明显差异;由于病例数较少,未能发现遗传现象。


表1 21篇鼻腔额外牙或异位牙的报道文献

1648453291506322.png


异常位置出现牙齿一般分为2类。第一类称为异位牙,为上颌牙被挤压于异常位置而发育成长,牙列不整齐且数目缺少;第二类则称为额外牙或逆生牙,为牙列整齐无缺失而额外生长者。额外牙或异位牙若发生于上颌窦底部者即为鼻窦牙。病因主要是上颌牙始基被挤压到异常位置发育成长。有报道认为是上窦骨髓炎、牙列拥挤等原因引起牙齿萌出障碍所致。鼻腔额外牙通常引起鼻腔黏膜变硬、颜面部疼痛及脓肿臭味、头痛、反复鼻出血及单侧鼻塞。


鼻腔额外牙或异位牙在文献中多以病例报道形式呈现。大多数病例诊断时的年龄在30岁左右,患病率及确切的发病时间难以确定。关于其发病原因有经典的隔代遗传现象,该假说认为前牙的第三牙板存在,但其无临床及病理学证据。大多数作者认为发病与牙床的异常增生活动有关。


本例患儿在长达半年时间里,最初因无特殊自觉症状,未予发现,随额外牙缓慢生长表现为右侧鼻塞渐进性加重,伴鼻腔脓涕增多、出血频率增加,出现鼻腔不适感才来就诊。我科门诊初诊误诊为鼻腔异物,可能原因为:5岁幼儿,出现鼻腔不适伴脓涕症状,首先会考虑为鼻腔异物,且患儿母亲也未能排除异物史;其次,鼻腔额外牙及异位牙在临床上少见,认识尚不足。


额外牙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鼻内镜及影像学征象。针对幼儿鼻腔“异物”或不适感病程较长者,应常规行CT检查。其征象表现为齿状高密度影,有牙髓结构,可以很好地与鼻腔异物、鼻石、真菌感染钙化、良性肿瘤等相鉴别。成人可在表面麻醉或局部麻醉下拔除额外牙,伴囊肿或肉芽者,需要同时完整切除。若额外牙位于鼻窦内,则需行鼻窦手术。幼儿建议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取出,术后应密切关注切口愈合情况。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