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一例口底肿物病例报告

2022.3.15

1病例报告

 

女,年龄10个月12天,因“左口底肿物8个月”就诊。患儿家长诉患儿出生后2个月偶然被发现左口底长一“黄豆”大小肿物,渐增大,无进食啼哭等异常表现。MRI示,左侧下颌下腺导管异常扩张(图1)。

 

1647331496719555.png


口腔检查见:左口底一约2 cm×3 cm大小的淡蓝色肿物,与下颌下腺导管走行方向一致,质软,界清。挤压左下颌下腺,未见导管开口处有明显液体流出(图2)。

 

1647331497754932.png


术中见下颌下腺导管口闭锁,呈圆球状突起,下颌下腺导管显著增粗。切断闭锁导管盲端,见黄白色脓性液体流出。稀释活力碘冲洗导管后,挤压左下颌下腺,见切断导管处有清亮液体流出。后去除前端肿大弯曲导管,行左下颌下腺导管移位术。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左下颌下腺扩张导管伴慢性炎细胞浸润(图3)。

 

1647331497669291.png


2结果

 

术后随访5个月余,未见复发迹象。

 

3讨论

 

唾液腺导管发育异常包括导管异常扩张、导管口异位、导管先天缺失和先天闭锁,后两者较为罕见,其中导管先天闭锁以下颌下腺较多见。下颌下腺是以浆液性腺泡为主的三大唾液腺之一,实质由分泌部和导管组成。导管自腺体内面前上方伸出,与舌下腺大导管共同开口于舌下肉阜。在约下颌第二磨牙处,舌神经绕导管外下走向内上,沿颏舌肌进入舌体。

 

下颌下腺是典型的外分泌腺,约60%~70%的唾液由其分泌。同时,它又具有内分泌功能,神经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是其主要生物活性物质。EGF是维持胃黏膜正常功能和代谢活动的必要因素,研究表明,EGF可促进肝细胞DNA的合成,还具有促进胃溃疡愈合的作用。

 

下颌下腺的发育始于胚胎第6周末,起源于舌下肉阜处的内胚层上皮。上皮在间充质的诱导下,形成上皮条索,条索末端形成分支,分支在间充质的包绕下形成腺小叶。条索继续分化并出现腔隙,形成导管管腔。唾液腺的发育最后阶段为腺泡细胞向导管细胞分化,若这种分化发生障碍,则可能形成导管闭锁。下颌下腺导管闭锁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沿导管走行的口底肿胀,多伴啼哭时病变增大及进食障碍等表现,全身发育无明显异常。据David等统计,男女比例为2.7∶1,以单侧为主,亦有双侧发病病例报道,多见于刚出生时或新生儿期。

 

参考Kawahara等的报道,结合本例辅助检查提示,MRI可清楚显示下颌下腺导管口闭锁,呈特征性球状突起(图1),为诊断该病的有效方法。婴幼儿口底肿胀常见于皮样或表皮样囊肿、脉管畸形、畸胎样囊肿、舌下腺囊肿等疾病。除舌下腺囊肿外,以上疾病的临床表现比较容易与下颌下腺导管口先天闭锁相鉴别。

 

舌下腺囊肿多起源于舌下腺,分外渗性和潴留性黏液囊肿,以前者多见。外渗性黏液囊肿常因外伤致导管破裂,黏液外溢所致,故无上皮衬里。潴留性黏液囊肿因导管阻塞所致,舌下腺囊肿需同期摘除相连的腺体组织,方能避免术后复发。而据国外学者报道,下颌下腺导管口闭锁采用较为保守的治疗方式,即可达到良好的预期效果。

 

尽管术前较难区分两者,但根据下颌下腺导管闭锁的特征,如先天性、肿胀沿导管走行、挤压腺体时导管口未见液体流出等,结合MRI检查,不难做出初步判断。Amin等认为,下颌下腺导管先天闭锁常伴进食障碍,为避免导管继发性扩张,建议尽早诊治。国外报道的28例病例中,26例采用手术治疗,其中保守治疗25例,同期摘除舌下腺1例。随访时间1~180个月,均无复发。保守治疗的方式有:穿刺术、导管切开术、袋形术、囊性病变切除、导管盲端切除术、导管部分切除及导管移位术等。Steelman等报告1例仅观察即治愈的病例,被认为是患儿进食时无意刺破病变,才得以愈合。本例采用导管盲端切除术及导管移位术,随访5个月,未见复发。综上所述,对该疾病采取较保守的术式,可达到良好的治愈效果。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