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关于蛋白酶抑制剂的未来展望

2022.10.04

  根据国家卫生部2006年初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05年底,中国约有65万人感染艾滋病,且2004年一年新发现艾滋病感染者约6万~8万人,平均每天新发现约200人。迅速扩大的病患者数量意味着迅速扩大的药品市场规模。

  面对巨大的市场空间,国内抗艾药物生产企业却显得热情不足。政府对药物采用的招标制度,让企业的利润降到了最低点。为了争夺订单而大幅压价的结果,是企业自主研发能力的降低。

  作为一类重要的艾滋病药物,蛋白酶抑制剂市场可谓是一块诱人的大蛋糕。然而尽管国外跨国公司在不断推出更新的蛋白酶抑制剂,并一直在抗艾药市场上领先,但国内市场却应者寥寥,品种也寥寥。现阶段,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生产的蛋白酶抑制剂仅有3个品种(具体信息见附表)。以全国十六大样本医院的统计数据为例,在2002~2005年间,蛋白酶抑制剂中仅茚地那韦进入了该统计之中,且均由默沙东公司提供。这主要是由于蛋白酶抑制剂在合成工艺方面存在相当的难度,国外上市的蛋白酶抑制剂如沙奎那韦、茚地那韦、利托那韦等在国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化合物及制备工艺等方面的知识产权问题,因此,国内厂家暂时还无法仿制。

  虽然国内抗艾药物市场在逐渐走向成熟,但在蛋白酶抑制剂领域,中国尚属于起步阶段。尽管今后随着其他蛋白酶抑制剂药物专利的到期,国内企业会争相仿制,品种也会增多,但竞争亦将更加激烈。届时,制药企业不仅要与进口药争市场,还要直面国内企业的竞争。因此,鉴于蛋白酶抑制剂的市场在整个艾滋病药物市场增长的驱动下在相应扩大这一趋势,国内抗艾滋病药生产企业不可对已取得的市场地位盲目乐观,应密切关注国际市场上的动态,积极应对最新研发动态和产品的挑战和冲击。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