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脑膜炎球菌感染的病理生理及诊断检查

2022.6.20

  病理生理

  急性脑膜炎球菌性菌血症的皮肤瘀点及瘀斑处真皮血管内有纤维蛋白及血小板所组成的血栓。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血管壁发生损伤,甚至坏死,在组织内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区。此外,在真皮内可见有严重的血管炎,有很多中性粒细胞及核尘,在血管内皮细胞及其四周的中性粒细胞的细胞内外,皆可见到很多Gram阴性脑膜炎双球菌。

  慢性脑膜炎球菌菌血症皮损的病理改变与急性者完全不同,皮损区无细菌,甚至用直接荧光试验也不能见到,也无血栓形成或坏死。而血管周围有大量淋巴样细胞及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在瘀点处除血管周围有限局性出血外,尚有大量中性粒细胞,血管壁内也有纤维蛋白样物质,以致其组织象与变应性血管炎很相似。

  诊断检查

  脑膜炎及急性脑膜炎球菌菌血症:凡在流行季节有突然高热、头痛、呕吐伴神志改变,体检有皮肤粘膜瘀点,脑膜刺激症状,临床诊断可初步成立,血液、脑脊液发现有脑膜炎球菌即可确诊。

  实验室检查:血象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皆增高。脑脊液压力增高,浑浊,呈米汤样或脓样,细胞数增多,多为中性粒细胞,糖和氯化物减少,蛋白质显著增加。瘀点涂片、脑脊液涂片或培养、血培养均可找到脑膜炎双球菌。

  慢性脑膜炎球菌性菌血症:可根据间歇性发热、发疹、关节痛及血培养等,进行诊断,但必须与急性风湿热、过敏性紫癜、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鼠咬热以及多形红斑等疾病进行鉴别。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