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请看清这些营销骗局!碱水无疗效,无糖可乐有致癌风险

2022.3.30

消费者容易被引发情绪,那么营销者正好利用这些特点。那么,如何欺骗消费者?

正如史教授对于后真相解释,营销业的手段表现为:断言、争议、圈内刷屏、故唱反调、挑动情绪……用这些手段吸引客户,刺激反应,吸引关注。

营销大战再起,碱性水噱头仍在

  尽管碱性水能“治病”和“酸碱体质论”的养生大骗局早被揭穿,但市场上仍有水企打出碱性水的概念推销产品。最近,云南昆明一家水企就宣称碱性水有治疗功效,当地市场监管总局第一时间对涉事企业进行了调查。

  企业暗示能治病,碱性水宣传再引关注

  为健康,喝碱性水。”这是昆明水企“石林天外天”天然饮料有限责任公司的营销广告语。在这家企业的官方网站,记者看到,首页里“碱性生活每一天,品质生活新方式”等宣传语随处可见,同时企业还开设专栏介绍碱性水与健康系列科普、碱治疗等相关内容,以小视频的形式宣称碱性水对疾病的治疗作用。

  此外,该企业还在公众号上发布了一些所谓的“疗效”视频,由患者现身讲述喝了该公司的碱性矿泉水后,痛风发作明显减少,尿酸值大幅下降等功效。

  针对上述企业的宣传,昆明市市场监管部门也在第一时间对当地涉事企业介入调查,并对涉事产品进行全面下架。

  云南省昆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陆弋:现场发现,部分水产品里有研究宣传册,我们要求全部涉及到的产品下架,目前正在根据相关证据进行研判,只要是企业违法了,我们坚决依法查处。

  北京康达律师事务所律师侯蓓丽:碱性水商品属于食品范畴,如果企业宣传了治疗作用,则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广告法》的相关规定,夸大了它的作用,很容易误导消费者,构成了虚假宣传。

  打着“有功效”的碱性水品牌不止天外天一家。记者走访市场发现,PH值8-9、小分子备孕水、低钠低糖等宣传概念五花八门。而消费者该如何判别?碱性水到底对身体有没有功效呢?

  饮用水的功能是补充体内水分,对调节体质没有任何作用。

  而至于碱性水的功效,专家表示,碱性水不能替代药物。对于痛风或者是胃酸过多的患者来说,碳酸氢钠对简化尿液或者是缓解胃酸是有一定的作用,然而弱碱性水里碳酸氢钠的含量少之又少,相比临床用药,以每升含200毫克碳酸氢钠的弱碱性水为例的话,喝到7.5-15升的量才是一天的口服碳酸氢钠片的处方剂量。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教授朱文丽:所谓的水和慢性疾病的关系,我换一个通俗一点的说法,其实就是足量饮水。比如说成年人要每天达到1500~1700毫升的饮水量,只要足量饮水,就可以起到预防慢性疾病的作用,不用太去关注它的酸碱度等等,最好喝白开水。

  可乐无糖不发胖,小心致癌风险

无糖可乐自上市以来,受到无数减肥人士的特别偏爱。不少人人认为在享受可乐带来口腔、味蕾感官上快感的同时,还不用担心可乐里糖分所带来的“能量爆炸”。然而近日,有科学家出来警告:事实并不如此。

  根据可乐配料表可知,一罐330毫升的有糖可口可乐含糖量11.75%,即含糖量是35克。其中,主要甜味的成分为白砂糖、糖浆等天然调味剂。而无糖可乐中使用的甜味剂多为代糖,可包括甘露醇、木糖醇、甜蜜素、阿斯巴甜等,与传统的蔗糖等甜味剂相比而言,产生的热量会相对而言的减少。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无糖可乐就是100%减肥最优解。代糖也不是最好的甜味替代品。

  近日,有研究表示代糖会提高人体对食物的欲望。人喝完无糖可乐后,其中含有的人工甜味剂会刺激人的味蕾,让大脑误以为人已经摄取了糖分,因此身体就会进入脂肪储存模式。但是因为摄入的是代糖,实际上并不会产生饱腹感,反而会让人感到更想吃别的食物,最终会导致热量堆积而导致发胖。

image.png

  另一方面,代糖对人体的危害也并非为0。无糖可乐中的人工甜味剂是阿斯巴甜,即天门冬酰苯丙胺酸甲酯,是一种二肽。如果人体长期摄入,可能导致糖耐量异常,糖耐量异常这个指的是指血糖偏高,虽然说并不能确定为糖尿病,但是也会患糖尿病的风险,所以即使是代糖,也不建议大家摄入过多。

  法国一项经过同行评审的大规模研究发现,人造甜味剂可能并非健康的糖替代品,食用大量人造甜味剂(尤其是软饮料中常用的阿斯巴甜和乙酰磺胺酸钾(俗称安赛蜜))的人患癌症,尤其是乳腺癌和与肥胖相关癌症的风险增加。研究发表在近日的《公共科学图书馆·医学》上。

  为了评估人造甜味剂的潜在致癌性,研究人员分析了参与法国一项大型营养健康研究的102865名法国成年人的数据,这些参与者平均年龄为42.2±14.5岁,其中78.5%是女性。

  研究人员收集了参与者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等信息,以及病史、饮食、生活方式和健康数据等信息,体重增加、糖尿病、癌症家族史等信息,并从24小时饮食记录中收集了有关人工甜味剂摄入量的数据,以评估参与者的能量、酒精、钠、饱和脂肪酸、纤维、糖、全谷物食品和乳制品的基线摄入量。随后,研究人员每6个月进行一次随访,并在此期间收集了参与者的癌症诊断信息。

  研究发现,36.9%的参与者食用了人造甜味剂,主要是阿斯巴甜,占摄入量的58%,其次是安赛蜜(29%)和三氯蔗糖(10%)。这3种甜味剂分别被28%、34%和14%的参与者食用。

  研究还发现,参与人员食用的人造甜味剂主要来源于无糖或代糖软饮料、餐桌食物(如含糖饼干、蛋糕、糕点、早餐麦片、酱汁、咸味食品和超加工鱼产品)以及酸奶或奶酪。它们分别占人造甜味剂摄入量的53%、29%和8%。

  在随访期间,诊断出3358例新发癌症病例(其中982例乳腺癌、403例前列腺癌和2023例肥胖相关癌症(如结直肠癌、胃癌、肝癌、口腔癌、咽癌、喉癌、食管癌、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等)。诊断时的平均年龄为59.5±12.2岁。

  总体而言,人造甜味剂摄入量与总体癌症风险呈正相关。研究尤其发现,服用大量阿斯巴甜和安赛蜜的参与者患癌风险更高,且患乳腺癌和肥胖相关癌症的风险更高。

真相永远有价值。

人类社会以真相为基础,驱动社会前进,科学追求真理,人文追求真理,真相是社会的基石。

如若长期被歪曲的信息浇灌,肯定对社会是不利的,相当于绝大多数人处在一个泡沫中,价值观会歪曲变化,判断力会下降,生活行为也会跟着歪曲,会越来越随大流。


分析测试百科网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