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成神经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及致病机制

2022.9.06

  临床表现

  临床症状取决于病变的位置和进展情况。患者常因腹部包块就诊。约70%的患者在初诊时已有转移,与转移有关的症状包括发热、全身不适、体重下降、骨痛、便秘或腹泻等。肿瘤压迫邻近器官可产生各种症状。发生于胸腹脊椎旁的交感神经节的肿瘤可产生脊髓压迫症,引起瘫痪;骶前成神经细胞瘤可引起尿频,排尿困难,便秘;胸部和纵隔部肿瘤可引起呼吸困难;颈部肿瘤出现霍纳综合征。肿瘤亦可分泌儿茶酚胺,引起高血压、多汗、心慌、心悸等症状。

  在腰腹部常可触及或视见包块,腹部触诊包块呈结节状,固定,常超过腹中线。肿瘤转移到眼眶时,可发现眼球突出,眼眶上部出血;皮肤转移时可触及皮下结节;肝转移可使肝肿大;脑转移发生共济失调、斜视、肌痉挛。亦有转移到睾丸的报道。

  此外,患者可出现两种较少见的临床综合征,即难治性腹泻综合征和急性肌痉挛脑病。发生腹泻的原因主要是肿瘤细胞可分泌血管活性肠多肽(VIP),肿瘤细胞分泌VIP是肿瘤成熟的指征。后者的临床特征是斜视眼阵挛、肌痉挛和躯体共济失调。推测其发生与小脑损害有关。肿瘤切除后,此综合征很快消失,但几个月后又可发生。

  致病机制

  当人体11号染色体的一个特定区域的基因缺失时,其结果就是导致儿童多发性的侵略性癌症——成神经细胞瘤的形成。一个被称为MYCN的癌症诱导基因的扩增(拷贝数的非正常增加)会导致高危险性、高侵略性癌症的产生。然而,大多数的侵略性成神经细胞瘤都没有MYCN基因的扩增。因此,11号染色体遗传物质缺失的检测就是确定高危险性成神经细胞瘤,并制定正确治疗策略的最好依据。

  现在,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在11号染色体特定的q23区域中的基因缺失还是不清楚。然而,该位置遗传物质的缺失很明显地移除了肿瘤抑制基因的保护效应,从而“允许”了肿瘤的生长。研究表明,染色体缺失的病人3年后有66%的成活率,而那些没有缺失的癌症患者则有83%的成活率。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