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环保专家董金狮:新标准难破仿瓷餐具行业“潜规则”

2009.5.15

著名环保专家董金狮质疑《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三聚氰胺-甲醛成型品卫生标准

  2009年2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三聚氰胺-甲醛成型品卫生标准》,标准自2009年9月1日起实施。

  标准中规定了以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及食品工业用设备、器具等三聚氰胺-甲醛成型品的原材料要求、卫生要求、检验方法、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

  新标准中不仅对原材料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规定了在推荐使用条件下不应释放对健康有害的物质,且添加的助剂应符合GB9685的要求;在卫生理化指标的检测中,也增加了三聚氰胺单体迁移量的测定;新增的标识规定中,更是明确要求标注产品材料,并告知“食品用”和“严禁在微波炉内加热使用”,外包装上更明确要求应标注“食品用”并注明制造厂商、产品名称、使用条件、材料种类等。

  然而,著名环保专家董金狮指出,新标准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1、在新标准中,理化指标蒸发残渣、高锰酸钾消耗量、重金属、甲醛单体迁移量的单位由原来的mg/L(毫克/升)修订为mg/dm2(毫克/平方分米)。然而对于形态较规则的物体,可以按照物体形状对接触面积进行计算,“毫克/升”与“毫克/平方分米”为1:6的关系。按此比例计算,新标准中蒸发残渣、高锰酸钾消耗量、重金属的限量较原标准宽松,但甲醛单体迁移量规定为不高于2.5mg/dm2(相当于15mg/L),较原标准30mg/L严格了1倍。

  2、对于形态不规则的物体,如何对接触面积进行计算在标准中并没有具体说明。

  3、新标准中限定了三聚氰胺单体迁移量,并要求按照《食品包装用三聚氰胺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5009.61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但该标准中并没有三聚氰胺单体迁移量的测试方法。

  4、鉴于部分企业在原料中擅自添加尿素-甲醛树脂等不允许用于食品包装的原辅材料,在新标准中也没有说明如何测试。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食品生产监管司主编的《食品用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教程——塑料专业篇》(2006年)中强调:“在国内市场,共有年产量1000t以上的密胺制品生产企业50多家,年产量500t以上企业120多家,国内密胺塑料总需求量每年在14万t以上,并有继续增加的趋势,原料市场缺口较大。由于密胺粉的价格较高,故有些制造商为追求利润,直接以脲醛类的模塑粉代替密胺类原料来生产餐具;有的则用脲醛类模塑粉作为原料制造餐具后,再在餐具的外表面涂上一层密胺粉。用脲醛树脂制造的餐具,其化学成分析出到食物中对人体是有害的,需要予以制止。但脲醛树脂制造的餐具注入80℃以上热水后可以闻到一股尿味,是一种较为简单的鉴别方法。”

  5、新标准中蒸发残渣依然只有水这一项测试,而没有乙酸、乙醇以及正己烷,在这些条件下三聚氰胺-甲醛成型品能否使用。

  著名环保专家董金狮建议消费者在购买仿瓷餐具时,首先应去大型商超进行购买,首选贴有QS标识与编号的仿瓷餐具,尽量不要购买贴有“置物盘”标识的仿瓷餐具,以保证产品安全;其次,选购时要看器具是否有明显变形、色差、表面是否光滑、底部有否不平、贴花图案是否清晰、有否起皱及气泡、有颜色的餐具用一张白色餐巾纸来回擦擦是否有褪色等现象;再次,购买时应向经销商索要票证,如产品出现质量问题,便于追溯;最后,消费者在购买仿瓷餐具后,可自行参照QB1999-94《密胺餐具》标准中耐湿热性试验方法,即在沸水中浸煮30分钟后取出,在室温中放置1小时,重复3次进行测试,如在上述实验中出现发白、发涩、起泡、开裂以及有刺鼻气味等现象,说明餐具产品质量存在问题,可以进行退换和投诉。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9年4月14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全国质监系统从即日起至5月15日,对生产加工仿瓷餐具集中开展为期1个月的全国性执法检查行动。严厉查处无生产许可证生产加工仿瓷餐具、在生产加工仿瓷餐具过程中使用尿素甲醛树脂等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原辅材料、伪造和冒用厂名、厂址和质量标志等违法行为。针对目前国内近千家仿瓷餐具生产企业仅有三十余家获得了生产许可证(QS),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建议未取得生产许可证的仿瓷餐具企业,首先要停止非法生产经营活动,其次抓紧时间办理生产许可证。至2009年9月1日《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三聚氰胺-甲醛成型品卫生标准》正式实施期间,可继续执行原标准,但应适时调整工艺配方,避免标准正式实施后造成产品检测无法通过。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