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如何选择病毒-细胞培养的病毒?

2015.9.28

  病毒会感染几乎每一种生物机体,无论是人、老鼠、跳蚤还是细菌,都逃脱不了病毒的攻击。但是这些寄生生物无法独立生活:它们需要进入宿主细胞内部,这也就是为什么病毒学家也需要培养细胞,不过要想掌握这种细胞培养技术,就必须对病毒和宿主细胞都有所了解。

  因为这个过程并不是简单的把病毒和细胞都放到培养皿中就行,因此要想真正掌握病毒学研究的细胞培养技术,还是需要花费一番功夫的,这里通过了解几位病毒学家的培养思路和技巧,介绍了一些病毒-细胞培养系统和方法。

  病毒

  细胞当然只是培养体系的一半,另一半病毒也存在选择上的问题。一旦病毒开始在培养基中生长,那么它们就会发生改变,为了适应生长速度或毒力而产生突变。Bloom在研究中就发现猫肾培养基中的阿留申病毒会导致水貂患上一种轻微的疾病,至今他们也不清楚原因是什么。

  病毒来源的选择主要看个人的目的,如果你希望感染培养基中的每一个单细胞,分析细胞的反应,那么可以选择高感染性的实验室毒株,但是如果要分析潜在治疗的效果,那么建议选择野生型病毒。

  在选好细胞系和病毒毒株后,研究人员就要开始考虑所用病毒的剂量,以及感染的时长。

  “这并不是最令人感兴趣的实验,但确实实实在在的科研,”Kaushic说。定量病毒感染培养基所需份量,以及计算空斑或蚀斑数量最经典的方法就是在培养皿或培养瓶中的单层细胞实验,每个蚀斑都是单个病毒粒子感染的应答。

  研究人员可以利用手头上的数据获得他们想要的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即感染实验中病毒-细胞的比率。如果MOI为1,就是每个细胞对应一个病毒,那么只需要感染三分之二的细胞。因为病毒是随机扩散,一些细胞没有碰到病毒感染,而旁边的细胞却有两到三个粒子感染。

  为了能均一一对一感染每个细胞,Saeed建议采用MOI为5,如果要分析病毒在细胞间的传播,那么他建议MOI为0.01,这样100个细胞中最开始只有1个被感染,之后再传播到旁边细胞。

  此外,研究人员还需监控感染过程,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致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CPE),大多数的培养细胞能以平铺单层细胞生长,但被感染的细胞也许会出现聚合,或者破裂。“细胞看上去状态并不好,但仍然存活着,并且繁殖病毒,”Fields Virology操作指南作者Condit说。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感染都会导致CPE的出现,因此研究人员可能需要采用其它方法,对于培养皿或孔,研究人员可以采用PCR来识别病毒基因,或者Western blotting来检测病毒蛋白。

  Kaushic 警告说,找到病毒核酸或蛋白并不一定就确认了病毒的感染和复制能力,比如说,许多HIV研究者会检测核心病毒蛋白p24是否存在,如果一不小心,他们也许识别的就是原初接种的不完整,非活性病毒粒子中的p24。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