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胸痛中心建设体系应向中医院发力

2024.4.01

  “从胸痛中心数据填报平台数据来看,全国及县级医院胸痛中认证数量持续提升。截至目前,全国胸痛中心认证数量已达2808家,其中县级医院胸痛中心1719家。”近日,国家卫健委冠心病介入技术质控中心主任霍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区县级医院基层版转标准版数量的加速提升,有效地帮助医疗机构在人员资质、硬件设备、技术能力、学科建设以及区域协同救治影响力方面得到加强。

  据统计,近五年,我国区县级医院胸痛中心救治急性高危胸痛患者数量逐年提升,其中,2023年接诊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达20万,累计救治STEMI患者77万,2023年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NST-ACS)患者达40万,累计达132万,累计接诊主动脉夹层患者近6万,累计接诊肺动脉栓塞患者超3万。

  特别从2019年起,随着胸痛中心建设进程不断深入,县级医院胸痛中心STEMI患者再灌注比例和D2W时间(即从患者进入医院至导丝通过的时间)持续提升,近两年,县级医院这两项指标已优于非县级医院,展现出良好势态。

  “但在中医系统医院等方面依旧存在明显短板,全国中医院胸痛中心建设比例仅为19%,通过验收数量为221家,通过验收比例仅为24%(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2,2021年中医医院数量4630家)。”霍勇指出,部分中医医院在介入治疗、溶栓治疗方面技术亟待提升,通过认证的胸痛中心有2057家具备急诊PCI治疗能力,占比73%;中医院通过认证的胸痛中心有110家具备急诊PCI治疗能力,占比49%。由此可见,中医院胸痛中心建设类型仍以基层版为主。

  霍勇认为,胸痛中心体系建设应持续促进区县级医院、中医院、非公医院专科能力提升,其主要路径包括通过重塑流程提升急危重症应急能力、培训体系提升冠心病介入治疗能力、质控体系提升单病种质控能力、协同理念促进上下级单位联动。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