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非标记抗体免疫酶组织化学实验——酶桥法

2019.4.06

由于在酶标记抗体过程中,酶与抗体的结合可损害部分抗体和酶的活性,从而降低了抗体的效价。另外,血清中的非特异性抗体也可以被酶标记,这些非特异酶标记抗体与组织中相应抗原结合,放大了非特异背景染色。为了避免酶标记抗体法的上述缺点,Sternberger(1969)在酶标抗体法的基础上,创建了非标记抗体免疫酶技术。该方法先用酶(HRP 或 AKP)去免疫动物(羊、兔和鼠等),使其产生高效价、特异性的抗酶抗体,再将该抗酶抗体与酶结合,形成五环的复合物,例如 PAP(HRP)、APAAP(AKP)、OAGO(GO)复合物。该复合物由于没有一个抗体受到共价键的标记,保留了免疫活性,相对分子质量较小,对细胞的穿透性好。该技术主要有酶桥法和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PAP)复合物法,以及一些变型的方法。特别是 PAP 法大大提高了检测的敏感性,且染色背景轻,稳定性好,得到了广泛应用。

实验方法原理

首先用酶免疫动物制备成效价高、特异性强的抗酶抗体。在特异性抗体与抗酶抗体之间利用第二抗体作「桥梁」,将它们连接起来,再将酶结合在抗酶抗体上,经显色显示抗原的定位。

其基本流程为:抗原+特异性抗体 → 第二抗体(桥抗)→ 抗 HRP 抗体 → HRP → DAB+H2O2(显色)。

因为桥抗体对特异性抗体的量是过剩的,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后还剩有抗原结合位点,能与抗酶抗体结合,所以桥抗体能起到连接特异性抗体和抗酶抗体的作用。在此过程中,酶是利用免疫学原理与抗酶抗体结合的,从而避免了由于酶标记抗体而引起的酶和抗体的活性损害,提高了方法的敏感性,降低了非特异性染色。染色原理见图 4-7。

实验材料

石蜡切片动物血清冰冻切片细胞涂片

试剂、试剂盒

胰蛋白酶特异性一抗桥抗体PBSDABH2O2丙酮甲醇抗酶抗体HRP 酶苏木精盐酸乙醇乙醇树胶

仪器、耗材

滴管玻片

实验步骤

1. 石蜡切片脱蜡至水,冰冻切片或细胞涂片经丙酮固定 10 min,PBS 洗 3 min × 3 次。


2. 滴加 0.3% H2O2 甲醇液,室温处理 20 min,PBS 洗 3 min × 3 次(抑内源性过氧化物酶活性)。


3. 0.1% 胰蛋白酶 37°C 消化 20 min 或 AR(只限于石蜡片),PBS 洗 3 min × 3 次。


4. 滴加 1:(5~20)正常羊血清或牛血清 20 min(室温或37℃),吸去多余血清,不洗。


5. 适当稀释的特异性一抗(例如来自种属 A)37℃ 孵育 60 min 或 4℃ 过夜,PBS 洗 3 × 3 min。


6. 第二抗体(也称桥抗体,抗种属 A 的 IgG 抗体)37℃ 孵育 40 min,PBS 洗 3 × 3 min。


7. 抗酶抗体(来自种属 A)37℃ 孵育 40 min,PBS 洗 3 × 3 min。


8. 酶(HRP 70~100 μg/ml,PBS 溶解)37℃ 孵育 40 min,PBS 洗 3 × 3 min。


9. 0.04% DAB + 0.03% H2O2 显色 8~12 min,最好在光镜下控制。


10. 充分水洗,苏木精复染,盐酸乙醇分化 15~30 s。


11. 常规树胶封片,结果观察。

展开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