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新技术可快速检验癌症病理样本端粒长短

2021.7.06

日本国立遗传学研究所于2016年7月6日宣布,他们成功研发新方法可以在3小时内检验各种人体组织切片内染色体端粒的长短。

真核细胞线状染色体末端被一种名为"端粒(Telomere)"的DNA-蛋白质复合体所保护,在部分癌细胞中,端粒的长度会变得极短,因此端粒的长度一直以来被看做是癌症诊断的一项生物指标。

在过往的实验中,专家普遍采用"FISH法"来测量端粒的长短,这种方法是利用荧光色素标识的核酸探针,使目标碱基顺序可视化。由于这种方法需要加热和使用变性剂来分离双链DNA,这项操作存在破坏细胞内部结构的风险,对组织切片中特定细胞进行标识所需要进行的免疫染色很难与其并用。此外,使用FISH法进行端粒检验需要耗费1天以上的时间,当样本较多时往往会消耗大量的人力及时间。

小组成员在过往的研究中,成功开发出了能够和端粒序列进行特殊结合的荧光标识剂"PI聚酰胺",并通过进行大量合成,提高针对端粒序列的特异性,开发出改良型PI聚酰胺。PI聚酰胺不需要进行加热和变性剂处理,仅仅是和培养细胞的样本进行混合就能够标识出端粒,将其与抗体混合还能够进行免疫染色。

研究小组使用改良型PI聚酰胺成功对小鼠及人体的冷冻组织切片中的端粒进行了标识。此外,为了调查生殖细胞染色体的端粒长短,研究人员还尝试同时使用PI聚酰胺和原始生殖细胞标志物对小鼠睾丸进行染色,成功观察到原始生殖细胞端粒与体细胞端粒的区别。

研究人员还通过与肿瘤标记物并用,对食道癌、非癌症组织切片的端粒进行染色,测量PI聚酰胺的荧光强度,确认了肿瘤标记物阳性细胞中端粒的长度会缩短。

专家表示,本次的研究成果不仅可以用于基础研究以及临床试验,还能够在保持细胞内空间信息的前提下标识端粒,如果与超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结合使用,在衰老以及癌症的相关研究中会发挥极大作用。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