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消化吸收定性试验--脂肪吸收

2019.4.21

脂肪在小肠内,消化分解为脂肪酸、甘油三酯、胆固醇等很快与胆汁中的胆盐形成 混合微胶粒。由于胆盐有亲水性,它携带脂肪分解产物通过覆盖在小肠绒毛表面的非流 动水层到达微绒毛上。在这里,甘油三酯、脂肪酸和胆固醇等又逐渐地从混合微胶粒中 释出,它们透过微绒毛的脂蛋白膜而进入肠粘膜细胞,胆盐被遗于肠腔。

粪便脂肪 (fat feces) 正常粪便中脂肪有三种形式,中性脂肪、游离脂肪酸和结合脂肪酸。每天排出量占

干便的10 %~25 %。其中含结合脂肪酸5 %~15 %,游离脂肪酸5 %~13 %,中性脂肪1 %~5 %,正常乳儿粪便比成人含脂肪量高出50 %,婴幼儿也高30 %,且以中性脂肪 为主。

1.原理

取粪便少许,放载玻片上,加苏丹Ⅲ或尼罗蓝 (Nile blue) 溶液2 ~3 滴,充分混 匀,加盖玻片镜检。中性脂肪、游离脂肪酸被苏丹Ⅲ染成红色或橘黄色,结合脂肪酸不 着色。

2.参考值

脂肪小滴<1 个/低倍视野

3.临床意义

(1) 胰腺功能不全,因缺乏脂肪酶而使脂肪水解不全所致,可见于急、慢性胰腺 炎,胰头癌,吸收不良综合征,小肠吸收功能障碍小儿腹泻等。粪便中常出现大量中性 脂肪。

(2) 阻塞性黄疸,肠道中缺乏胆汁时脂肪吸收障碍,粪便中多为游离脂肪酸。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