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电转仪助力CRISPR编辑iPSC新进展:首次报告协同基...(一)

2020.7.27

电转仪助力CRISPR编辑iPSC新进展:首次报告协同基因编辑效应


2020617105135331.jpg

 

2006年,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Shinya Yamanaka)教授利用逆转录病毒将4个转录因子转入成体细胞,将其转变为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PSC)。从此后,诱导多潜能干细胞研究领域取得了极大进步,被用于研究人类疾病,目前已经有多项研究进入到临床实验阶段。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已成为目前最常使用的基因编辑工具,在基因组中生成靶向DNA双链断裂(Double strand breaks, DSBs),再通过内源性细胞DNA DSB修复途径进行修复。将CRISPR技术与iPSC技术结合,将模拟疾病发生的突变引入iPSC,或修复iPSC疾病模型中的突变, 再分化得到所需要的特定细胞进行研究或疾病治疗,是目前iPSC研究和转化领域的热点。

 

目前,基于CRISPR/Cas9技术在靶向区域形成DNA双链断裂(DSB),利用非同源末端连接(Non-Homologous End Joining , NHEJ)方法导致插入和缺失突变,而微同源性末端连接(Microhomology-Mediated end Joining, MMEJ)则导致可预测缺失。NHEJ和MMEJ统称为诱变末端连接(Mutagenic End Joining,MutEJ),两种修复结果均可导致DNA序列的丢失或增加。与定制修复模板如供体质粒或单链供体寡核苷酸(Single-stranded donor oligonucleotide,ssODN)结合,利用同源定向修复(Homology-directed repair, HDR)途径可实现单核苷酸改变。然而基因精确敲入效率低下和适用性有限,需要采用定制ssODN模板进行优化HDR编辑效率。

 

HDR方式是复杂而精确的,需要同源序列模板,只能发生在细胞G2/S期。NHEJ方式是快速非精确的,过程中可能会随机的引入和去除几个碱基,整个细胞周期都有活跃发生的。有多种策略来提高HDR率,如单独控制DNA修复,细胞周期进程或核酸酶试剂和同源修复模板可用性,但迄今尚无明确证据表明这些策略的协同效应。

 

日本京都大学iPS细胞研究所的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Nature Communications,2020),DNA DSB修复与细胞周期之间有协同作用,有利于ssOND介导的单核苷酸基因编辑。在iPS细胞中建立了基于GFP到BFP转化的荧光DNA修复测定方法,可视化定量单等位基因和双等位基因靶向过程中DNA修复结果的频率。研究发现,通过特定培养条件和小分子调节DNA修复和细胞周期,可协同增强同源性定向修复(HDR)的频率。但是,高频HDR编辑主要导致双等位基因报告基因系统中纯合突变体的产生,为了在这些条件下生产杂合突变体,这个团队采用了使用混合ssODN修复模板的策略,来保护具有沉默突变的一个等位基因。在内源性常染色体位点应用此协同基因编辑策略,与基线HDR水平相比,精确编辑生成的杂合和纯合突变提高了几倍。

 

考虑到基因编辑的iPS细胞在细胞治疗中应用,采用符合GMP标准的Maxcyte电转仪测试设定的实验条件,比较正常培养,冷休克,冷休克和N+S条件下DNA修复结果频率,在两种不同供体遗传背景下产生杂合和纯合GFP iPS细胞系。利用Maxcyte电转技术,在冷休克条件下,结合XL413和N+S处理,在杂合GFP iPS细胞的单等位基因编辑过程中,同源性定向修复(HDR)结果达到83.3%,在纯合GFP iPS细胞的双等位基因编辑中,HDR结果达到了96.6%。此外,当采用混合ssODN M和B修复模板编辑纯合GFP iPS细胞时,获得了32.2%的复合杂合子。实验人员由此得出,协同基因编辑导致所有目标基因座上HDR频率提高了几倍,证实了该策略在靶向人类基因组方面的广泛适用性。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