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肺动脉楔压与肺毛细血管压的区别

2023.6.27

  多年来,临床上一直将PAWP等同于PC或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PC的产生主要依赖于RV的收缩及肺动脉的弹性回缩。因此,在PA、肺毛细血管及肺静脉之间形成了压力阶差,其压力依次降低。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前向血流,促使血液由肺动脉端流向(LA),即PC必须大于左房压。肺小动脉阻塞后,被阻塞段失去了促进血液流动的动力,与该段相连的肺毛细血管内的压力也随之降低,并低于肺动脉未阻塞处的肺毛细血管内压力,而与左房压相同。因此,目前临床上用的气囊漂浮导管,还不能准确反映出PC。

  关于PCWP,如按PAWP的定义理解,即是气囊漂浮导管楔嵌在肺毛细血管处而从导管顶端测得的压力,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Mark曾于1998年在他的《Atlas of Cardiovascular Monitoring》一书中主张放弃这一术语。

  在肺静脉无狭窄时,PC与PAWP差异较小。当出现肺静脉狭窄时,如果狭窄位于肺静脉静态血流柱远端的较大肺静脉内,由于该段肺静脉血回流受阻,故压力增高,也使PAWP增高且大于左房压,而位于该段内真正的PC升高更明显。如果狭窄位于肺静脉静态血流柱内,由于无血液流动,故不存在跨狭窄段压力阶差,因此楔压与左房压相同,但此段内真正的PC则可显著升高。Mark认为在肺小静脉血流阻力显著增高而引起的PA高压患者,测量PAWP可以正常,此时能准确提示左房压正常,但却低估了真正的PC,而可将肺水肿误诊。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