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中科院连发Nature子刊,PLoS文章

2012.12.27

  时近年底,来自中科院动物研究所,以及生物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分别在PLoS Pathogens,以及Nature Protocols杂志上发表文章,发现了与MAVS相互作用的线粒体电子传递链组分蛋白COX5B,以及介绍了线虫胚胎后发育的荧光活体显微成像方法。

  天然免疫系统是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它首先通过模式识别受体(PRRs)与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s)相互识别,进一步激活一系列的免疫反应。同时,宿主细胞通过多种方式负调节天然免疫反应的信号通路,以保证信号传导的平衡,进而防止过度免疫反应对宿主细胞造成损伤。

  在抗RNA病毒天然免疫中,主要有两类PRRs: TLRs和RLRs。MAVS作为RLRs介导的抗病毒免疫信号通路中的重要接头蛋白,通过C端的TM结构域定位于线粒体外膜,它的线粒体定位对于其功能的发挥至关重要。尽管以往对于MAVS的分子调控机制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但是人们对MAVS定位于线粒体外膜的功能还很不清楚。

  在第一篇文章中,动物研究所的孙钦秒研究组通过酵母双杂筛选得到一个与MAVS相互作用的线粒体电子传递链组分蛋白COX5B。通过过表达和基因缺失实验表明:该蛋白在RLRs抗病毒天然免疫中起着负调控作用,缺失该蛋白可以有效控制VSV病毒的复制。

  并且研究人员通过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过表达MAVS可以引起线粒体ROS水平的升高,而COX5B不仅抑制MAVS诱导的ROS水平升高,而且与自噬通路的重要蛋白ATG5相互作用,并共同调控MAVS聚集体的产生。此外,MAVS信号通路的激活又可以增强COX5B和ATG5蛋白水平的表达量,从而形成负反馈,进一步维持抗病毒天然免疫反应的平衡。

  这项研究首次发现MAVS可以影响线粒体ROS水平的变化,而线粒体电子传递链与自噬一起通过控制ROS水平共同调控抗病毒天然免疫的过程。这为进一步探索线粒体在抗病毒通路中的作用提供了新思路。

  除此之外,来自生物物理研究所的欧光朔研究组介绍他们发展的研究线虫胚胎后发育的荧光活体显微成像方法。

  胚胎后发育是生命体一个重要的发育时期。例如,线虫的959个体细胞中有400多个是在胚胎后时期产生的。观察线虫胚胎时期发育的显微成像技术相对成熟,而研究线虫胚胎后发育的活体荧光显微成像方法缺乏。

  这篇文章系统介绍了观察活体线虫胚胎后发育时期细胞动态的方法,并对可能的技术难点进行了讨论。此前欧光朔研究组曾将这项成像技术与线虫遗传学的结合,发现了迁移细胞的分子标识一种新的细胞不对称分裂方式,以及自体吞噬基因在凋亡细胞降解中的作用等。

  这一研究组近期还于Journal of Cell Biology发表论文,以线虫Q神经前体细胞发育产生的中间体为模型,发现中间体在细胞分裂后被释放到细胞外,继而被吞噬细胞所吞噬降解。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