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酶制剂对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2024.5.15

饲料通过家禽的胃时,被胃内的盐酸和胃蛋白酶杀菌。食糜进入十二指肠后由于pH值的变化以及大量消化酶、胆汁、卵磷脂和溶菌酶的流入,故在十二指肠存活的细菌很少。由于胰酶的高浓度和肠细胞的高效吸收活性,肠道上段的消化效率最高(Uni等,1999).随着食糜通过小肠,分解和吸收作用逐渐下降(Campbell等,1983).如果日粮有较高的消化率,主要养分在进入适合于细菌生长环境之前就已被消化和吸收,所以肠道的微生物区系较低。而消化不良时养分进入后肠,促进微生物生长,不可避免地降解抗菌剂如胆汁(Christl等,1997)。微生物通过结合和脱羟基作用,使得这些化合物失去活性,从而损害脂肪的消化率,因为胆汁是脂肪乳化所必需的物质(Campbell等,1983)。添加木聚糖酶后提高了麦类日粮中的养分消化率,减少了进入后肠的养分量,从而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Danicke等(1999)报道肉仔鸡黑麦日粮中添加木聚糖酶后,显著降低了肠细菌和总的厌氧微生物。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