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Nature重磅新星-eccDNA的物种发现史(一)

2021.3.01

文章导读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人类基因组中的神秘面纱被一层层的揭开。eccDNA(extrachromosomal circular DNAs,eccDNAs)作为染色体外的环状DNA的研究也随着国际顶 级学术期刊中《Nature》和《Cell》相继发表的关于eccDNA在肿 瘤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重要功能的报道成为了基因组学研究中的一个爆点。那么对于eccDNA在不同物种中的研究程度也成了众多科研工作者关注的内容。今 天小编将带大家了解一下eccDNA在不同物种中“现身”的历史。
众所周知,eccDNA是染色体外的一种特殊的环状DNA,从它的出现到人们发现它在肿 瘤中有巨大作用时,已长达55年,在此期间人们发现环状DNA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种DNA分子形式,例如细菌或酵母等微生物的基因组DNA、细菌质粒、线粒体DNA等等都是环状DNA分子。真核生物中还有一类特殊的环状DNA分子,它们从正常基因组中分离或脱落下来,游离于染色体基因组之外,以特殊的方式参与生理或病理过程。由于它们是在染色体之外独立存在的DNA分子,因此统称为染色体外DNA,又因为是环状结构,因此称其为染色体外环状DNA,简称eccDNA。它在很多物种中均存在,包括酵母、线虫、果蝇、哺乳动物、植物等等。今 天我们将探究一下科研界新星eccDNA在不同物种中的研究历史。
文章展示
1.来自儿童恶性肿 瘤细胞中的双微体
发表期刊:The Lancet
影响因子:59.102
发表时间:1965.7.10
文章链接:MINUTE CHROMATIN BODIES IN MALIGNANT TUMOURS OF CHILDHOOD
1965年David和Catherine等在检查6例来自人类肿 瘤染色体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个从未发现过的异常现象:除了肿 瘤细胞中结构完整的染色体组以外,有非常小的双染色质体的存在。Cox, D.等报道从人的肿 瘤标本细胞中发现的染色体外的DNA分子经常是成对出现的,因此当时称其为双微体(double-minutes)。作者首先考虑了双染色质体是外来起源的可能性。从形态上看,它们中的一些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某些双球菌,但经过多次探究认为它们并不是来自于细菌的污染,因此,它们的起源可以被认为是染色体来源的,但没有足够的证据来确定它们是如何产生的。

来自儿童恶性肿 瘤细胞中的双微体来自儿童恶性肿 瘤细胞中的双微体

2.小鼠心脏多分布的小环状DNA重复序列簇的坚定:与年龄研究相关
发表期刊:Nucleic Acids Research
影响因子:11.147
发表时间:1988.4.5
文章链接:Characterization of repetitive sequence families in mouse heart small polydisperse circular DNAs:age-related studies
作者利用碱性变性-复性、酶切和密度梯度法从1个月、8个月、16个月和24个月C57BL/6小鼠心脏组织中分离出闭合环状DNA(cccDNA)。电子显微镜分析表明,所有这些样品都含有小的多分布环状DNA (spcDNAs)。spcDNAs在各个年龄的大小分布相似,但在24个月的小鼠心脏spcDNA样品中观察到跨度更大的大小分类和更大的环状DNA分子。根据spcDNAs的终含量,这些环状分子在体内的数量的变化似乎并不与年龄相关。此外,[3H]-pBR322恢复研究显示,未发现可能影响年轻组织和老龄组织spcDNAs产量变化的内源性因素。为了确定spcDNAs中重复序列的数量的变化是否与年龄相关,作者使用B1、B2、IAP、L1和小鼠基因组的序列探测心脏spcDNAs。杂交结果显示,这些序列在spcDNAs各年龄中的表达差异较大。各年龄组中B2序列表达量较高,Ll序列低。B1-、B2-、IAP-和L1-spcDNAs的数量在小鼠出生后24个月时出现下降。说明这些多分布环状DNA串联重复序列的表达与小鼠的不同年龄阶段相关。

小鼠心脏多分布的小环状DNA重复序列簇的坚定:与年龄研究相关

小鼠心脏多分布的小环状DNA重复序列簇的坚定:与年龄研究相关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