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玉米豆粕型日粮中应用酶的技术

2024.5.15

1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酶可提高饲料的能量、蛋白质的利用率。大量研究证明,饲料配方按照理想氨基酸平衡原理,可用豆粕等植物性蛋白质代替动物性蛋白质,保持畜禽正常的生产性能。但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存在抗营养因子问题,其中主要是非淀粉粘多糖(NSP)、蛋白酶抑制因子、植物凝集素、植酸、果胶、抗原蛋白等,这些抗营养因子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饲料的消化利用率。研究证明,饲料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可提高玉米豆粕型日粮的消化利用率。Siversides等(1999)报道了巴西圣保罗和维克萨大学所作实验,采用回肠消化率测定法,在玉米豆粕型饲料添加酶制剂,结果提高了饲料的代谢能值(P<0.05)和粗蛋白质的消化率(P<0.05)。
肉鸡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后,圣保罗大学试验中代谢能值提高2.5%,蛋白质消化率提高3.6%;维克萨大学试验两者分别显著提高2.2%和2.2%,差异显著,玉米在饲料中的用量一般在50%~70%,玉米的消化利用率与饲料的转化率直接相关。Noy等(1994)对4~21日龄的肉鸡测定了玉米淀粉回肠消化率,仅为82%~89%,远低于公认的95%,氨的消化在小肠中亦不完全,4日龄消化率为78%,21日龄时为92%,而添加淀粉酶等酶制剂后显著提高了小肠中养分的消化率。Summers(2001)报道,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淀粉酶、木聚糖酶和蛋白酶)后,能量利用率可提高2%~5%。因此添加酶制剂可提高养分在小肠中的消化吸收率,同时提高了玉米豆粕型日粮中的表观代谢能(AME)和蛋白质利用率,从而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
1.2添加饲料酶制剂可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饲料成本,合理利用酶制剂可提高饲料的消化利用率,降低饲料和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国内外研究表明:饲料添加酶制剂后,动物增重提高5%~15.2%,料肉比下降3%~8%,饲料转化率提高3.5%~10%,产蛋率提高5%~8%,采食量提高7%。蒋宗勇(1995)报道,仔猪饲料加入0.1%溢多酶,平均日增重提高10.09%,料肉比下降9.3%。柳卫国(1998)在蛋鸡玉米豆粕型常规基础日粮中添加0.1%复合酶,试验组较对照组产蛋率提高8.7%(P<0.05),蛋重提高2%~3%,料蛋比降低9.4%(P<0.05)。
1.2.1直接在饲料中添加酶制剂。最简单的方法是将酶制剂直接加入日粮中,无论从效果还是从经济角度考虑都是可行的。Pack等(1996)等报道了巴西农场对1~45日龄肉鸡所作的试验,在玉米豆粕型日粮的粉料和颗粒中分别添加酶和不加酶,结果表明,在粉料及颗粒料中,加酶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日增重显著提高4%~5%,料重比极显著降低。

2加酶后可调整饲料配方,降低营养浓度,从而降低饲料成本。在饲料中应用复合酶制剂,配方的能量和氨基酸可适当降低而不影响饲养效果。一项试验结果根据肉鸡育雏生长育肥阶段的营养水平,以不加酶组为标准对照粮,加酶试验组日粮能量降低2.3%~3.4%,结果不加酶的正常能量组和加酶的低能量组之间性能没有明显差异(P<0.05),表明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可降低日粮能量水平而不影响肉鸡的生产性能。Pack等(1996)报道,在肉鸡玉米豆粕型日粮中,将试验组日粮的代谢能降低3%,蛋白质和氨基酸水平降低5%,前期能量和蛋白质分别为12.75MJ/kg和22%,后期料为13.20MJ/kg和20%,影响动物的生长性能,但添加酶制剂能补偿因营养浓度降低而引起的肉鸡生长减缓,提高了经济效益。

3用植物性原料替代动物性原料Graham等(1995)报道,断奶仔猪饲料中含有昂贵的鱼粉及乳清粉,通过添加酶制剂可降低鱼粉及乳清粉用量,保持营养浓度不变不会影响断奶仔猪生长。一项试验对照日粮含10%乳清粉和4%鱼粉,试验日粮含4%乳清粉和2%鱼粉(减少6%乳清粉和2%鱼粉)添加豆粕和酶制剂,调整能量和氨基酸。结果试验组仔猪的生产性能有所改善(P<0.05),每千克增重较对照组成本降低11%,经济效益显著。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