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复旦大学李清泉博士权威期刊癌症干细胞新成果

2013.6.27

  来自第二军医大学、复旦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分离出了具有器官特异性转移潜能的结直肠癌细胞,并确定了这些细胞的表型特征。相关发现于6月5日在线发表在国际胃肠病学杂志(Gastroenterology,IF 11.675)上。

  文章的通讯作者是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李清泉(Qingquan Li)博士,其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多药耐药及侵袭转移相关性;肿瘤上皮间质转化及肿瘤干细胞研究。

  肿瘤转移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生物学特征之一,也是恶性肿瘤患者预后不良的主要因素之一。当前关于肿瘤转移的机制主要有两种学说“解剖和机械”学说以及“种子和土壤”学说。后者是指肿瘤细胞(种子)只能在为其提供舒适环境的相对特异的器官组织(土壤)中才能生长繁殖。

  近年来,随着对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CSC)的研究和对白血病干细胞及部分适体肿瘤干细胞的成功分离和鉴定,大部分学者认为肿瘤干细胞是维系恶性肿瘤在原位生长的“初始种子”。

  2005年德国的科学家Brabletz T提出了转移肿瘤干细胞(migrating cancer stem cell,MCSCs)的概念,也称为迁移肿瘤干细胞。肿瘤转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多阶段、多步骤的生理过程,转移肿瘤干细胞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而它与其所处微环境的相互作用可能贯穿着肿瘤转移过程的始末。

  在新研究中,研究人员旨在确定来自人类结直肠癌MCSCs的标记物,并确定它们在器官特异性转移中所起的作用。为了鉴别导致器官特异性转移的 MCSCs,研究人员利用结直肠癌肝转移和肺转移患者的原发性肿瘤细胞,建立了一个肝/肺转移模型。他们将这些细胞皮下注射到小鼠体内,通过6轮筛查形成肝肿瘤和肺肿瘤的细胞,鉴别出了器官特异性的转移细胞。研究人员采用微阵列分析,鉴别了这些器官特异性MCSCs的标记物,随后在大肠癌细胞系和128个大肠癌样本中检测了这些标记物的水平,并解析了这些标记物在器官特异性转移中的功能作用。

  研究人员确定了CD110和 CDCP1是来自人类结直肠癌肝转移和肺转移MCSCs的细胞表面标志物。通过观察一组原发性结直肠癌肿瘤样本和匹配肝转移瘤或肺转移瘤中CD110和 CDCP1的独特模式,证实这些蛋白质可以作为器官特异性转移的生物标记物。功能研究证实,血小板生成素可以吸引CD110+ CSCs,提高它们的自我更新,促进肝转移瘤形成。而CDCP1可促进直结肠癌细胞粘附到肺内皮上。

  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分离出了来自原发性结直肠癌的MCSCs,并证实CD110+和CDCP+细胞亚群介导了器官特异性的癌转移,这些研究发现为我们预防和治疗结直肠癌的转移提供了新思路。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