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人颗粒酶-B酶点检测

2020.7.20

酶点(ELISPOT)技术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应用于抗病毒免疫和抗肿瘤免疫的一种新型测定方法。

Sanquin 提供的颗粒酶-B酶点检测试剂盒应用最新技术,灵敏度高,仅一个阳性细胞即可测到存在的颗粒酶-B。特异性强,结果重复性好。为抗病毒和抗肿瘤研究提供新型强有力的检测工具。

酶点技术与酶标技术比较

1、酶点技术明显的特点是灵敏度增加

2、酶点技术仅需要1 个阳性细胞 / 孔即可,灵敏度达到1 :1,000,000的阳性准确分析

3、酶标技术需要至少要有400 细胞 / 孔才可达到有意义的检测水平

4、能在单细胞水平上分析产生细胞因子的T细胞

颗粒酶-B介绍

颗粒酶是外切丝氨酸蛋白酶,来自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s)和自然杀伤细胞(NK)释放的细胞浆颗粒。这些颗粒含有颗粒酶原及其它蛋白酶原,包括穿孔蛋白。由于CTL细胞与靶细胞结合(经CTL受体和靶细胞表面的抗原肽-MHCⅠ类分子复合物结合),通过颗粒的胞吐过程,颗粒酶进入了靶细胞,穿孔蛋白在细胞膜聚合而进入靶细胞形成跨膜的小孔,使靶细胞膜穿孔。穿孔蛋白通过使粒酶-内体膜穿孔释放出粒酶。颗粒酶B激活了细胞内caspases反应, 最后引起靶细胞的死亡.  颗粒酶A也能诱发靶细胞的凋亡。

在许多疾病中,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细胞可测定颗粒酶B阳性的CTL百分比。 部分颗粒酶也可 “漏”入外周血液和其它体液。 在健康者体内也可测得颗粒酶。.这些可溶性的颗粒酶可以用ELISA测定。

PeliSPOT人颗粒酶 B 试剂盒用于重复性 特异性定量测定人CTL细胞和NK细胞分泌释放的颗粒酶B频数。

方法 

细胞孵育在预包被的微孔板内过夜,微孔内有预包被的高亲和力抗颗粒酶-B单克隆抗体。分泌的颗粒酶-B与预包被的抗颗粒酶-B抗体结合。洗涤去除未结合的成分,然后加入生物素标记的抗颗粒酶-B抗体。分别加链霉亲和素—HRP 聚合物和底物,存在分泌的细胞因子处可见有蓝色/ 紫色的斑点。

颗粒酶-B临床意义 

病毒感染  EBV, HIV, CMV, 肝炎病毒和登革热病毒感染可增强患者CTL反应,体内可溶性颗粒酶含量增加。

淋巴瘤和肉瘤  何杰金病等淋巴瘤患者颗粒酶B浓度增高。

风湿性关节炎  可溶性颗粒酶B 在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滑液中比原发性全身性骨关节病明显升高。

移植  颗粒酶涉及肾脏移植后的急性排斥。浸润性淋巴细胞强烈表达血浆可溶性颗粒酶, 肾移植病人血浆可溶性颗粒酶水平升高提示系统性病毒感染, 如CMV 感染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