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异氟烷在动物全身麻醉的普遍应用与对比讲解(一)

2021.3.01

异氟烷是美国小动物临床中应用最广泛的吸入麻醉药。它是恩氟烷(临床中已经停止使用)的同分异构体,是一种卤代醚,不易燃。使用异氟烷,最好配备精确的、标有刻度的特定挥发罐。本期我们将对比异氟烷麻醉方式与其他注射麻醉方式在部分场景的应用,进一步了解异氟烷在实验应用中的优势体现。

水合氯醛 vs 异氟烷

骨癌痛模型
:如果实验中,需要对癌痛模型进行消化道或者腹腔皮下给药,建议选择吸入式麻醉。水合氯醛的给药方式是腹腔给药,腹腔麻醉很有可能影响腹腔器官,引发肠道黏膜水肿以及麻痹,继而引起消化道功能异常,使药物效果不能达到预期。异氟烷麻醉安全,可靠,效率高,能为骨癌痛模型的操作提供可靠麻醉保障。(如下图所示)

对比两组大鼠的麻醉诱导时间,可看出异氟烷组优于水合氯醛组。对比麻醉清醒时间,异氟烷组更是明显优于水合氯醛组。

戊巴比妥 vs 异氟烷
 1)大鼠急性应激反应:研究表明,在大鼠急性应激反应中,注射麻醉方式本身会引起额外的压力,从而干扰血浆CORT水平,但不会干扰血浆性激素水平或大脑mRNA表达。而吸入异氟烷可使压力反应保持原样从伦理角度来看也更好。2)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图示表明肾脏IRI后,戊巴比妥暴露导致明显的肝细胞空泡化、小肠中上皮绒毛肿胀和凋亡。异氟烷暴露显著减轻了肝脏和小肠的损伤。 与戊巴比妥相比,吸入式麻醉剂不会显著改变全身血压或肾血流量。某些吸入式麻醉剂(例如甲氧基氟烷)会因为无机氟化物而发生肾脏代谢,并有直接的肾毒性。但异氟烷代谢少,与氟化物的肾毒性无关。
氯胺酮 vs 异氟烷
小动物MRI
:研究评估氯胺酮/甲苯噻嗪和异氟烷麻醉对小鼠左心室(LV)功能的影响时,发现对比异氟烷组,氯胺酮/甲苯噻嗪会显著降低心率、心输出量和壁厚,但增加了卒中量和舒张末期容积。而异氟烷有利于磁共振研究,能更好地维持心脏功能。实验中异氟烷对心脏功能的影响最小,对于同一动物的重复研究来说,异氟烷是一种很好适应的麻醉剂。
 总结:  动物全身麻醉是利用特定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广泛抑制作用,使动物体的意识、感觉、反射和肌肉张力部分或全部暂时性丧失。其方法主要分为吸入式麻醉和非吸入式麻醉两类。异氟烷气体麻醉深度和麻醉浓度可调,麻醉过程更加容易掌控,不影响动物的生理指标,实验重复性好,适合各种动物的短时和长时麻醉。异氟烷气体吸入式麻醉也是目前国际惯用的麻醉方式,成果易得到国际承认。 

上面我们提到了部分场景中异氟烷麻醉方式与其他注射麻醉方式在的对比,下面我们比较一下发现吸入式麻醉具有以下优势:

  • 麻醉状态实时调整,麻醉苏醒平稳迅速;

  • 麻醉输出浓度及麻醉深度可控;

  • 吸入式麻醉剂几乎不参与动物肝肾代谢;

  • 无创操作,愈后风险低,保障实验动物福利。

 吸入式麻醉剂一般分为两种,挥发性麻醉药:氯仿,氯乙烷,乙醚,三氯乙烯,氟烷,七氟醚,恩氟烷,地氟烷和异氟烷等。气体:环丙烷和一氧化二氮等。现环丙烷和氯仿已不再被使用;氟烷,恩氟烷和甲氧基氟烷在北美的临床实践中不再使用。 同样作为吸入式麻醉剂,为何动物麻醉实验更偏好异氟烷呢?一起来看!


推荐
关闭